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陇南:一个新兴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是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系统,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且看陇南。

  聚天地灵气 集天地精华

  陇南地处秦巴山地与岷山山脉、黄土高原交汇地带,这方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素有“陇上江南世外桃源”之美称。这里历史文化遗存灿若星河,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厚重,民俗文化多姿多彩,自然风光更令万千游客梦里沉醉……

1.jpg

  美丽陇南,魅力无限——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展开山水画卷、展示厚重人文、展现田园魅力,让人们的脚步在陇南停留、身体在陇南徜徉、心灵在陇南沉醉。

  高点站位顶层推动

  陇南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陇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陇南市委、市政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在旅游开发上集中突破,引领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作为“433”发展战略“三个集中突破”之一,跟进建设“美丽陇南”、打造“生态之城、活力之城、陇蜀之城”这一定位,立足资源优势,以全域视角规划发展蓝图。

2.jpg

  2018年4月20日,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提出陇南旅游要打好“三张牌”。打好“生态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和无公害的食物成为游客愿意花钱买的“幸福”;打好“文化牌”,以陇南市多元文化交汇交融的鲜明特点,打造凸显橄榄文化的橄榄之城,以“茶马碑”文化为招牌的茶马康城,讲秦人和盐、马故事的盐官古镇,以茶文化为特色的碧口古镇等;打好“乡村牌”,把乡村旅游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融入文化元素、体现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开发古村古镇、农耕文化、田园观光、休闲康养、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

  在全域旅游的具体实践中,陇南市宕昌县积极打造“绿色山水为骨架、红色旅游为招牌、羌藏民族民俗风情为底蕴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康县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生态美丽康县”和“全县旅游大景区建设”目标,将全县“打造成为一个不要门票的大景区”;两当县围绕“以红带绿,以绿托红,红绿结合”发展思路,实现了“景区内外一体化、城区乡村一体化、居民游客一体化”……

  目前,陇南市内大景区建设、乡村旅游、旅游扶贫、旅游营销及旅游人才培养、旅游产品研发等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创建4A级旅游景区13个,数量居甘肃省第二位,乡村旅游正在成为陇南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型支柱产业。

  全业融合锦绣万千

  “旅游+”强劲发力,助推陇南旅游呈现互促互进、互融共赢的新业态。

  提起陇南康县,首先进入人们脑海里的画面就是天蓝地绿水清、村美院净家洁的美丽乡村,这个建成了317个美丽乡村的西部小县,90%以上的农户全面改善了人居环境。村容“美颜”的同时,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昔日“开门见山”的村民们现在已经变成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康县逐渐成为“旅游+生态”完美融合的典范。

3.jpg

  在陇南市推进的“旅游+”模式正多种多样、大刀阔斧地进行着……“旅游+文化”模式:通过举办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西和乞巧节等重大文化旅游活动以及陇南旅游风光摄影作品展、百名文学摄影工作者赴官鹅沟大景区采访创作、白马人民俗文化文学摄影采风、“桃源秘境·山水碧口”文艺旅游采访等活动,使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旅游+教育”模式:保护红色遗址,传承红色基因,吸引社会各界在两当、哈达铺等红色胜地积极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旅游+体育”模式:举办了两当县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宕昌县翻越擂鼓山徒步走活动、宕昌官鹅沟徒步大赛、成县渔乐农庄全国钓鱼邀请赛等知名赛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看比赛;“旅游+农业”模式: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大力打造特色农庄、农家乐、农家客栈,积极培育观赏采摘等业态,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如刚刚投运的康县王坝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新增务工岗位37个;“旅游+商贸”模式:统筹布局景区、农村电商网点,培育和引进旅游商品研发生产企业,开发有特色、有价值、有品质的旅游商品,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旅游+互联网”模式:着力发展“智慧旅游”,积极利用微媒体矩阵开展旅游宣传营销,深入推进旅游电子商务提质增效,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旅游动态,促进旅游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通过深入自然、社会、人文三个层面,将陇南市的资源优势变为竞争优势,形成互促互进、互融共赢的发展新业态。”陇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毛树林说。

  陇南市打造全域旅游持续升温,推动农区变景区、民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为脱贫攻坚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全景覆盖打造亮点

  以品牌创建和服务提升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个景点可以繁荣一个地区、一片山水可以富裕一方群众。在全景式打造中,陇南将全市作为一个大的景区来规划、建设,城乡各类建设都与旅游紧密结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让陇南成为一个没有围墙、宜居宜游的大景区。

4.jpg

  去年,启动实施了宕昌官鹅沟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文县天池景区综合开发建设、西和晚霞湖景区提升工程、康县阳坝景区道路拓宽工程、成县陈院生态旅游景区提升工程、武都姚寨沟游客中心项目、礼县盐井祠综合旅游开发等项目,城乡旅游接待水平明显提升。

  随着景景互通,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县县有高速”,在兰渝铁路全线通车的基础上,今年3月“复兴号”动车投入运营,正式迈入了“动车时代”;陇南成县机场建成通航,目前已开通了11条航线,飞往北京、广州、深圳、青岛等城市。初步构建起立体化的交通网络,让来陇南的游客从此感到“路不再漫长”。各大宾馆、景区都张贴着“陇上江南、魅力无限”二维码,也全面提供WIFI、二维码导航等服务;与气象、国土、交通等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启动预警机制,在旅游旺季发布景区人流密度、极端气象、地质灾害、道路畅通状况警示信息。

  厕所革命如火如荼。按照《陇南市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2018年投资2583万元新建和改建了66座旅游厕所。

  加强资源整合。通过合理配置、优化线路等举措增加有效供给,打造一年四季有看头、有“卖点”的旅游项目,努力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目前,陇南共有30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13个4A级旅游景区,有7家四星级旅游饭店、农家乐共1377家。通过出台《陇南市“引游客入陇南”旅游奖励补贴暂行办法》,开展陇南旅游优惠大放送活动等,进一步拓展陇南旅游客源大市场,激励市内外旅行社、自驾游俱乐部招徕游客来陇南旅游。

  陇蜀之城,诗韵流淌;全域旅游,扬帆远航。(来源:中国旅游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