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注重协调沟通 创新督办方式 严格履职尽责——甘肃省文旅厅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是反映社会民生问题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要求,精心部署,强化措施,按照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定了就办,马上就办”的要求,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回应关切,扎实推进建议提案办理,将有效落实提案议案作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

2018年文化旅游融合以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办理建议提案近300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这些建议提案涉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方方面面,办理任务重、办理难度大,围绕建议提案中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做到“三个确保”“三个强化”“三个结合”。

“三个确保”即:一是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把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作为联系群众、沟通感情、听取意见、争取民心的重要途径,作为履行职责、接受监督、改进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二是确保组织领导到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将建议提案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各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具体承接办理、联络、协调,使工作责任到人,分工落实到位,把办理工作的具体要求落到了实处。三是确保承办职责到位。在省政府任务交办会后,立即召开厅直文化旅游系统建议提案交办会,明确责任领导、承办处室、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每一个建议提案都做到“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办”。

“三个强化”即:一是强化规范办理。采用初审、复审的方式审核办理件,对承办件提出初步答复意见,经处室、单位负责同志签字后,提交厅办公室进行初审,对未通过的办理件退回承办单位、处室进行修改完善。各处室、单位在修改完善后提交办公室进行第二次审核。复审通过后,再由各处室形成书面答复意见,统一回复每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效提升了办件质量和效率。二是强化督查督办。厅办公室采取倒计时的方式督办工作落实,始终与各承办处室保持密切联系,严格落实交办、催办、审批、答复、存档及总结等环节,做到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对各类建议提案进行梳理,建立《台账》,跟踪督办,确保建议提案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三是强化意见反馈。为了及时掌握办理情况,要求向提出建议、提案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寄发征询意见表。对调研中掌握的好的意见、建议,充分听取、吸纳,并将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到办理工作之中。办理前,要求承办人员以“面对面”或电话联系的方式向代表、委员详细了解情况,探讨办理方案;办理中,及时向代表、委员汇报进度,征询办理措施是否得当,探讨改进办法;办理后,如实向其汇报办理结果,并向代表委员邮寄答复件和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听候回音和意见,做到事前有沟通、事中有互动、事后有反馈。

“三个结合即:一是将建议提案办理与强化文旅政策支持相结合。建议提案的有效落地,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更需要注重政策创新引领。近年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制定了《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关于大力促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加紧编制系列规划,确定“1+3+9+15+12”规划体系,编制《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专项规划、子规划、部门规划40部,有序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等。2020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办理全国人大参阅件《关于支持甘肃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建议》(第5291号),利用召开全国乡村旅游大会的有利时机,积极与文化和旅游部领导和政法司、资源司协调对接,甘肃省5A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支持,目前张掖七彩丹霞大景区、永靖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正在加快推进陇南官鹅沟、武威铜奔马、甘南冶力关、庆阳南梁等大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今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还邀请了金梅、雷菊芳、李天圣等省政协黄河文化提案委员代表和民盟专家代表参加了《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咨询论证会》,真正使代表委员参与到具体工作中来,突破了以往建议案“文来文往”,实现了“人来人往”,这既是办好今年黄河文化提案并做好往年黄河文化提案下篇文章的重要体现,也是自觉接受民主监督,集智聚力提升办件质量的生动实践。

二是将建议提案办理与补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短板相结合。针对近年建议提案比较集中关注的文化产业问题,持续推动旅游与文化、教育、体育、农业、康养等领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园建设,持续加大对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兰州国家级创意文化产业示范园的扶持力度,增强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和孵化能力。建立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库,储备了1526个项目,摸清了5140家文化旅游企业底数。制定了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倍增计划,力争从“十三五”的3000亿元发展到“十四五”的6000亿元。储备文旅康养项目316个,文旅康养企业50家。全面启动了世行项目,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张掖民乐文化产业园区等一批文化综合体投入运营,1月至10月累计完成投资155.08亿元。2020年、2021年省政协主席欧阳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明明分别调研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和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现场督办省人大61号建议和省政协211号提案。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目前正在推进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和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积极创造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的契机,拨付500万元支持编制《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发展规划》,印发了《关于支持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了鸣沙山月牙泉基础设施提升、悬泉置遗址保护利用等30个支撑性带动项目,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大局。精心策划开展“建党百年·春绿陇原”文艺展演展播300场次,吸引39.8万现场观众,网络访问人数3960万人次,百度搜索“建党百年·春绿陇原”相关宣传报道达32.8万条。创作了话剧《八步沙》、陇剧《大禹治水》、儿童剧《大豆谣》等舞台艺术精品。《丝路花雨》《又见敦煌》《敦煌盛典》《回道张掖》《甘州乐舞》《天水千古秀》等系列精品剧目实现常态化演出或季节性演出,累计演出5036场,接待国内外游客345.85万人次,总收入3.85亿元,真正使文艺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极大地满足和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十三五”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加大,精品文艺创作展演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3.2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995.4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时期增长153.5%和182.8%,年均分别增长24.4%和28.8%。

三是将建议提案办理与文化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相结合。聚焦脱贫攻坚,最大限度地把政策、项目、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先后争取国家资金、安排省级文化旅游专项资金总投入约12亿元,支持全省发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2个,发展乡村旅游专业村1053个、合作社301个、农牧家乐21500户,带动5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近年来,利用陇南特有的区位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来抓,2018年以来,先后向陇南拨付旅游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扶持武都区、宕昌县、西和县、礼县、文县等深度贫困县建设旅游扶贫村59个,农家乐300多户,集中举办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班15期,培训2500多人次。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马青林一行赴陇南实地调研乡村旅游建设情况,现场督办省人大536号建议办理工作,各级领导和代表们对陇南乡村旅游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全省新改扩建图书馆30个、文化馆17个,638个贫困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得到了提升改造,建成了1224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实现了全覆盖。目前,全省公共图书馆104个、文化馆103个、乡村舞台16865个,娱乐场所1203家,互联网服务场所800家,新改建旅游厕所8529座,99%的行政村、92%的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大力发展“非遗+扶贫”模式,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5个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省认定省级及以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93家,有效带动了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文化旅游致富的目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