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一生只攻一鼓子豪气 凉州“黑旋风”永续千年

  黑衣白扣的舞者,头戴黑幞帽,左右两侧缀有野雉翎,帽两边以红色纸花装饰,袖口和裤脚扎成灯笼状,舞者一起势,袖子和裤子被风灌满,折扇样的纸扎花一开一合,一种奇异的粗犷美冲击视觉,老一辈武威人称其为“黑旋风”。这是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攻鼓子的表演现场。来自武威职业学院的学生们从长辈手里接过了“传承”这杆大旗,这项历经千年岁月的攻鼓子年轻了起来。

凉州攻鼓子开场气势十足,视觉冲击力极强。杨艺锴 摄

  在这支年轻的攻鼓子队伍里,今年63岁的杨门元格外引人注目,他虽没有穿戴服饰,但在学生们的鼓声响起的时候,杨门元的眼神也紧紧焊在学生身上,学生们打得酣畅,杨门元难抑激动,自己也踩着鼓点,引导着学生的步子,一起一落。

  相传大明一代,凉州杨氏以武将身份镇守凉州乃至甘肃,其出征讨伐之时,定然伴有攻鼓子助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带有家族性质的“鼓舞”,也就是杨家攻鼓子。

  杨门元在祖辈们的教导和影响下,从小就对攻鼓子耳濡目染,极为热爱家乡的这一传统民俗。十几岁闹社火,二十几岁继承了这门手艺,与攻鼓子的缘分牵扯了他一生。攻鼓子表演所要求的“手到、眼到、神到”等精髓已扎根在他的脑海中,鼓一旦背到身上,节奏就开始在血脉里敲动。

演出之前演员正在上妆,其面部妆容主要在于眉毛和眼妆,以夸张的妆面突出“英武”的气质。杨艺锴 摄

  “弓步要有弓步的姿势和气势,眼神也要和步子连贯。”学生簇拥着杨门元,他自己喊着节奏,鼓点嘹亮、步伐轻盈,年龄并没有给他的动作沾染上一点疲沓之感。学生说,六十多岁的爷爷精气神可以和他们媲美。

  “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塌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这是祖先留下的四句口诀,世世代代传承,到了现在,依旧是历久弥新的心法秘籍,杨门元的精气神也来自于此。

  在攻鼓子老艺人当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古时候,苗庄王率领的一支军队因战斗节节失利,兵困马乏而被围困于城寨之中,他们急中生智,将兵器藏入鼓腹中,乔装打扮成社火队出城表演,攻敌不备而出奇制胜,“攻鼓子”因此而得名。有学者认为“凉州攻鼓子舞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与大唐李世民出征时表演的《秦王破阵乐》颇有渊源……”鼓声一起,破敌万千之感扑面而来,鼓点铿锵,舞步大开大合极其有气势,伴随着鼓点,艺人吼声震天。

  “不同于其他的鼓舞,攻鼓子最重要的就是气势,有一声喝退敌兵十万的气势最好不过。”杨门元说。

  “攻鼓子在队伍人数上讲究双数,二人搭配完成一些动作更加有美感和韵律。”同为攻鼓子传承人的杨万平介绍,攻鼓子服饰现在的主色——黑白红,其实经历了改良的过程,不同于以往,帽子两侧由原来的缀白扇花更迭为红色,也摒弃了“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思想,女子也可以化上演出妆,穿起行头,在舞台上随着鼓点舞动得酣畅淋漓,同时,演出的场合也发生了变化。杨万平说,攻鼓子的作用从以往的祭祀或者鼓舞士气,演变成了武威庆祝活动中辉煌盛大的开场表演,这些变化给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下去的更多可能。

凉州攻鼓子表演一般是两人一对,表演者动作刚劲有力,步伐沉稳矫健,将古代西北武士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杨艺锴 摄

  杨门元与他的同伴们,至今仍然为了这项艺术奔走着,只要是与攻鼓子相关,他的兴致总能让他看上去精神焕发。杨门元牵头成立了“凉州攻鼓子艺术协会”,积极促成攻鼓子的保护和传承。2008年“凉州攻鼓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翌年杨门元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凉州攻鼓子”国家级传承人称号。

  攻鼓子的发展状况一日好过一日,已逾花甲之年的杨门元也紧跟着时代,不仅在改革“攻鼓子”队伍时,力排众议选择优秀的女队员加入并登台,还在排练中加入很多现代的舞蹈元素,让传统的鼓舞更具观赏性。现在,闲不住的杨门元,又把眼神投到了年轻人都喜欢的短视频平台上,希望把网络和攻鼓子结合起来,让攻鼓子再火一把,为更多人所认识了解。来源:凤凰网甘肃频道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