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召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专家座谈会

  为加快推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进一步提高记录质量,6月29日上午,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省内部分院校专家召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专家座谈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兴来参加会议,并对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业务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会议由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主持。

  吕兴来在座谈会上指出,开展调查记录是非遗保护传承的基础性工作,是提升全省非遗保护水平的前提。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要按职责分工,发挥好职能作用,切实在打基础、强弱项、补短板上下功夫,提高专业能力。要积极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推动非遗保护学科建设,培养非遗保护专业人才,联合打造一支既懂创新又懂应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培养出业务素质过硬,理论实践水平较高的年轻非遗人才队伍,逐步解决甘肃省非遗保护队伍专业人才缺乏的难题。要关注文旅融合发展的需要,培育非遗旅游商品,推动非遗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助推甘肃省非遗工作上新台阶。吕兴来强调,甘肃省市县非遗保护工作力量薄弱,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基础数据模糊,传承人资料不够精准完备。部分非遗工作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相关保护政策理解不深不透,非遗创意创新不足,提炼有价值的文化元素和产品市场化不足。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保护专业力量,要加强与各院校合作,专业力量共享,多提供实践实战机会,共同培养非遗专业人才,壮大非遗保护队伍力量。

  专家们在座谈会上积极建言献策,为下一步健全非遗保护机制、提升非遗保护水平,尤其是对做好基础性调查记录工作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们提出,作为非遗保护工作者,一是要抓好非遗活态传承工作,让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二是要尽可能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手段,最大限度记录传承人的记忆与技艺,为“人传艺续”增加一份资料保障;三是要高度重视记录工作,认识到记录工作记录的是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认真、严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还要有高度的热情;四是传承人记录工作是持续性的常态化工作,院校应积极参与,主动培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非遗专业人才;五是院校要发挥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主体作用,积极通过正规教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实现非遗传承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文化和旅游部于2015年启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旨在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对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和自身掌握的精湛技艺,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文献资料。自2015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共向甘肃省下达了55人的记录任务,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完成32人记录任务,其中6人被确定为“优秀”成果,17人记录任务正在实施,6人记录任务准备实施。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兰州文理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部分非遗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