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12月20日,甘肃首部原创交响乐《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首演!

    2018年12月20—21日,交响乐《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将在甘肃大剧院由著名青年指挥家侯颉执棒,甘肃省歌剧院、甘肃交响乐团将以95人的空前庞大阵容首演。

    交响乐《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是2018年甘肃省歌剧院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创作推出的原创交响乐作品。同时也是甘肃省歌剧院、甘肃交响乐团首部拥有完全版权的原创交响乐作品。特邀我国著名作曲家韩兰魁教授作曲。2018年6月,在经过不断地选题论证沟通交流之后,甘肃省歌剧院院长李天圣与作曲家韩兰魁老师等一行,从兰州出发沿着河西走廊开始了创作采风,河西走廊的千年历史,大漠戈壁的英雄情怀,一个个绿洲小城或趋同或迥异的风土人情,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至今熠熠生辉的文化存在,深深地影响着创作者喷涌的激情。河西诸城每到一地,都满是感慨满是感动。生态与生命的核心理念成为主创团队的共识。以绿色、绿洲、生态、生命、文明为支点的创作思想在不断强化,也越发清晰。

    在这条古道上,连成长线的是无垠的大漠戈壁,而一个个绿洲则是镶嵌在长线上的一个个珍珠宝石,它们是商旅驼队驿站,是漫漫丝路上栖息地、出发地,也在文化交融中形成一个个不一样但又相近的文明形态。而孕育绿洲的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它东西绵延八百多公里,是河西走廊与青藏高原的地理屏障。终年覆盖的积雪和史前冰川的融化汇聚而成的河流奔涌而下滋润着河西广袤的土地,一片片绿洲在大漠戈壁的包围中生生不息。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需求,让我们用艺术的视角,再次回望河西走廊的山川大地,江山胜境。《绿洲》将以甘肃独有的文化和音乐素材,融汇多元风格,以原创精神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审美视角,向我们展示一个有思索,有情怀,有美感、有分量、有温度的音乐表达。

    《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以河西走廊千年历史为背景,以纵横驰骋的思绪,凝重而炙热的情感,深厚而博大的气度,浪漫且写实的手法,着力表现河西走廊这个地理板块在历史变迁中留下的印迹。全曲由五个相互关联的乐章构成,第一乐章:《祁连山——我们的家园》第二乐章:《萨娜玛——裕固族的歌》第三乐章:《马踏飞燕》第四乐章:《胡杨——缅怀勇士》第五乐章:《永远的绿洲》从不同侧面把历史与现实的生态情结交织联系在一起,既有对往昔历史的追忆,又有对当前现实的思索与感叹,以及对明天再度辉煌的热切冀望!

    《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以“绿色”“绿洲”、“生态、”“生命”,为创作切入点,用音乐非具象非写实的艺术表达方式,体现和体验,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对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生活、发展。以及物质、精神、信仰和未来的记忆、传承、痛苦、焦虑、期许、憧憬等多种情感和需要的音乐展现。其音乐风格是自信、昂扬、敞亮的,但也是有痛苦、纠结和抗争且满含深情的。它是人与自然的音乐对话,既有对江山胜境的赞颂,也有对自然、生态的敬畏遵从。呼唤绿色!赞美生命!憧憬未来!

    汉、回、藏、蒙古、裕固等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音乐,以及历史的文化交融中形成的万千多样性,成为了创作的重要元素。

    音乐的原创性特征,通过地域与民族这两大支点体现,音乐的主题不一定有明确和清晰的辨识度,但必须是有鲜明特征的个性表达,是以此为根本的具有中国情怀,甘肃特色,来自于思想和精神深处的灵魂诉说。

    《绿洲》为欣赏者留下了巨大的感受和想象空间,在充分尊重交响乐理性特征的前提下,作曲家尽可能的将东方音乐的感性表达完美发挥。力求使其成为具有东方特质,国际视野,消弭文化障碍,彰显中国西部特色的交响乐作品。

    甘肃交响乐团是一支双管编制的交响乐团。多年来为甘肃乃至西部交响乐事业的发展付出着不懈的努力,乐团特聘张国勇、林友生、许知俊、姜金一等著名指挥家为乐团常任指挥,演奏水平和艺术水准得到明显提升。多次参加区域性和全国性的重要音乐节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