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敦煌、山丹多地组织开展非遗展演活动,展非遗文化独特魅力!

    欢度佳节,喜迎新春。2019年春节期间,甘肃省定西渭源、酒泉敦煌、张掖山丹等地持续组织开展精彩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出各地各类非遗项目独特魅力。

定西渭源县:羌蕃鼓舞闹新春

  2月10日(正月初六),渭源县社火羌蕃鼓舞展演活动在该县麻家集镇路西村举行。

  羌蕃鼓舞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是从公元七世纪古羌族流传下来的一种特殊歌舞形式,目前仅存的只有渭源县西部麻家集镇路西村一支队伍,当地人习惯上叫“打西蕃婆”。

  表演时,在身穿翻毛皮袄持牛尾浮尘的老西蕃的统一指挥下,鼓手们依次表演走四门、龙摆尾、铁绳扣和攒八卦,并表演持鼓绕头、曲腿左右旋转、起脚跳等高难度动作。

  整个舞蹈具有圆圈起舞、鼓铃交加、动作敏捷、姿势粗狂、歌时不舞、舞时不歌的基本特征。

酒泉敦煌市:曲子戏大奖赛鸣锣开赛

  2月11日(正月初七),“第八届敦煌曲子戏大奖赛”在敦煌市文化馆飞天剧院鸣锣开赛。

  敦煌曲子戏是敦煌市独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亦称“小曲戏”、“小调戏”。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

  敦煌曲子戏春节演出活动从2009年开展以来,已举办七届敦煌曲子戏大奖赛、两届敦煌曲子戏展演和一届敦煌曲子戏个人争霸赛。

  敦煌曲子戏被列入甘肃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近十年来,项目保护单位敦煌市文化馆(敦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采用赛事的形式向全社会推广敦煌曲子戏。

  一大批优秀的曲子戏演员,保护了一大批传统经典优秀剧目,衍生出了一大批新创优秀剧目,为保护和传承敦煌曲子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届敦煌曲子戏大奖赛从农历正月初七正式开始,到农历正月十四为止。在8天的比赛中,将有16个民间自乐班社的二十多部经典敦煌曲子戏本戏与观众见面,让观众品味戏曲艺术魅力,感受敦煌文化年味。

张掖山丹县:社火闹春年味浓

  近期,由张掖山丹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及各乡镇组织的民俗社火展演活动在该县大街小巷陆续展开,传统社火成为推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建设的积极力量。

  祥龙舞起来,狮子跳起来,秧歌扭起来。身着盛装的社火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踏着旋律潇洒起舞,让现场观众尽享快乐时光。

  社火队员们借助舞龙、舞狮、秧歌、广场舞等传统表演形式,“搅热”了城乡的冬日,承载着山丹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此外,山丹县文化部门还在春节期间开展了剪纸、烙画、泥塑、戏曲(秦腔)、舞蹈、古筝等非遗项目艺术课堂授课活动,学员人数达100余人,零距离示范、一对一教学,丰富了山丹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老百姓过好年、过大年营造了浓厚氛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