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等2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实施标准》),其中将公共文化领域8大类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明确了政府保障责任、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促进城乡居民精神文化共同富裕。
张掖市图书馆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阅读服务
《实施标准》对城乡居民享有公共文化设施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文献检索、书报借阅、艺术培训、公益讲座、展演展览等服务。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8小时,各级美术馆每周开放不少于42小时,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每周开放不少于35小时,各级博物馆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7小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假期间,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做到公共文化设施开放与群众生活生产错峰、错时。
平凉市静宁县秦剧团送戏曲进乡村
《实施标准》对基层农村群众观赏地方戏曲需求作了进一步明确,要求以政府购买的形式,由县级政府按照当地群众对地方传统戏曲的需求,制定年度戏曲进乡村的剧(节)目目录,并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承接演出的艺术院团,向社会公布承接演出单位和剧(节)目目录,并按公布项目有计划地向农村乡镇开展送戏曲服务,保障全省农村居民每年至少观赏到6场次的传统戏曲演出。
酒泉市每年一届大型文化艺术节
《实施标准》对城乡居民收听广播电视、观赏电影作了进一步明确,要求通过无线方式,为全省群众提供不少于15套广播节目、15套电视节目,在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覆盖地区,为群众提供不少于17套广播节目、25套电视节目。为全省农村群众、中小学生提供数字电影、优秀影片放映服务,保证每村每月至少放映1场次电影,确保每名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观看2场次优秀影片。
金昌市金川区东寨镇红色纪念馆举办展览活动
《实施标准》对城乡居民公共阅读需求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县级公共图书馆年人均图书入藏量不少于0.004册,人口较少的县年入藏量不少于1000册,年订阅报刊不少于70种(类),各级公共图书馆要具备一定的数字阅读服务能力。全省各地农家书屋可供借阅的图书不少于1200种、1500册,报刊不少于10种,影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少于100种(张),每年图书、报刊新增不少于60种。
平凉市华亭市图书馆为残疾人提供阅读服务
《实施标准》对少数民族群众、残疾人文化需求作了进一步明确,要求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有线、无线、卫星等提供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读物和民族特色的艺术展品,组织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为残疾人提供有字幕或手语的电视节目,各级公共图书馆建立盲人阅读坐席,提供盲文书刊、有声读物,设置残疾人通道或相关的辅助设施,保障残疾人文化生活需求,促进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精神财富共有。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