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国家公祭日:以史为鉴,唤起世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81年过去,中华门城墙上战争留下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万人坑”的累累白骨诉说着当年那段沉痛的历史。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的第5年。5年来,国家公祭日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及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被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5年来,国家公祭日以国家名义强化“国家记忆”,极大地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5年来,国家公祭仪式的举行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国家公祭,凝聚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11月23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全票通过《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默哀一分钟”明确写入法规,多项行为被禁止,还特设了“宣传教育”专章,该条例于12月13日起正式实施。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留言簿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在此留下参观感悟。浙江嘉兴嘉善高级中学高二学生唐雨楠随学校研学活动来到纪念馆,参观后她一字一顿写下自己的感悟。唐雨楠告诉记者,近距离接触历史实物后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每一名中华儿女都应记住这段历史,守卫现在的和平环境”。

    从中国到国际——以史为鉴,唤起世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不仅牵动着国民的心,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纪念日活动。”这几年,英国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福克斯电视台(FOX)等世界主流媒体都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活动进行了报道。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史料陈列厅出口处,有一堵印有参观者留言铭牌的城墙。“不将事实情况告诉下一代,那就不会真正吸取教训,历史的悲剧就有可能重演。——日本上条君”“向经历了南京大屠杀的人们致以深深的、永恒的敬意,他们不会被遗忘。世界将永远铭记南京大屠杀。——美国前商务部长古铁雷斯”,众多外国参观者了解这段历史后纷纷留下真挚的话语。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来馆参观的外国友人仅去年一年就达到26万余人。

    外国友人参观人数的不断增长,反映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2015年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公立高校将二战日军士兵东史郎揭露日本南京大屠杀暴行证词的视频作为授课教材;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以人类的共同记忆凝聚着正义的力量;2015年12月,法国画家帕赫将自己创作的南京大屠杀油画《暴行》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想通过这幅画作告诉世界,一定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2017年9月,克里斯托弗·拉贝——曾参与建立南京国际安全区的约翰·拉贝的曾外孙,不远万里来到南京,将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曾使用过的24枚官印、钢印等一批珍贵实物捐赠给纪念馆;也是在这一年,加拿大安大略省通过了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6月7日,《共同见证:1937南京记忆》史实展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斯摩霍夫国家大厦开展,此类展览近年来已在法国、白俄罗斯等世界几十个国家举办。

    2017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寇兹先生表示,南京加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后,方便全世界所有国际和平城市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悠久传统,也会更深地了解中国在构建世界和平城市目标中做出的努力。

    曾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建议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内容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邹建平表示:“纪念战争是为了远离战争,追忆灾难是为了远离灾难。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矢志复兴的决心和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一带一路’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付诸实践,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将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

本文来源:解放军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