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联合国非遗代表性项目“花儿”漫红八月

640.webp_副本.jpg

8月22日的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滴珠山公园,云雾缭绕,美若仙境。一曲曲“花儿”如从天际传来,使这里每个角落都变得喜气洋洋。和政县“喜迎建国70周年  花儿漫红滴珠山”首届“嘉恒杯”花儿歌手大奖赛决赛正在激烈进行,并经过选手们的激情比拼后圆满落下帷幕。

640.webp (1)_副本.jpg

《好不过开放的时代》《雪白的鸽子》《上去高山望平川》等歌曲依次唱响,其中既有以家乡变化、幸福生活为内容的原创作品,也有讴歌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经典作品,质朴的 “花儿”唱词,讲述着百姓的心里话。

640.webp (2)_副本.jpg

舞台上,歌手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功底、婉转嘹亮的歌喉,为观众带来了一曲曲原汁原味、十分动听的花儿曲令。舞台下,观众或目不转睛地观看歌手动情的演唱,或仔细聆听天籁之音,或纷纷拿着手机记录这美妙的瞬间,并不时爆出热烈的掌声和阵阵喝彩声。

640.webp (3)_副本.jpg

大赛评委之一的“花儿”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苏平,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传唱 ‘花儿’,喜欢 ‘花儿’,我由衷的高兴,我愿意将所学倾囊相授,让 ‘花儿’唱得更响,传得更远。”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来自永靖县的10号选手韩永燕摘得大赛冠军。同时,大赛还评出了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主办方现场为获奖选手进行了颁奖。

640.webp (7) - 副本.jpg

今天的“花儿”已成为和政县乃至甘肃省的一张文化名片。花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西北地域性的文化标志。松鸣岩花儿会是甘肃三大花儿会场之一,也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之一,先后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640.webp (4)_副本.jpg

回想起过去一个人唱,到几个人唱,越唱越开心,越唱越爱唱。70岁的马来祥感慨颇多:“40年前,我在”四月八”与‘花儿’结缘,从一位普通农村百姓到‘花儿唱家子’(‘花儿’歌手),一唱就是一辈子。”决赛舞台上,这位花儿“好家”为观众即兴演唱了一首花儿。来自临夏市的马梅兰在本次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她明白,“花儿”只有在继承中创新,并融入新时代,才能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她没有满足于传唱传统“花儿”,把目光投向了创作既反映新时代主题,又通俗易懂的“花儿”曲目。

640.webp (5)_副本.jpg

生长于“花儿”的故乡,来自和政县的陈玉飞,“花儿”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参加了多年的 “四月八花儿会”,他惊叹于和政这些年的变化,更希望通过举办“花儿”大赛,让更多的演唱者真正做到就地取材,将和政美景通过“花儿”的形式唱给更多的人听。

640.webp (6)_副本.jpg

非遗传承人展播 两当号子之陶开清

陶开清,男,汉族,生于1947年,云屏乡广金工作站大坪村街道组村民,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当号子”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用纯正地道的“湖广广”方言演唱“两当号子”,声音高亢、抑扬顿挫,音律高低变化巧妙,宛若天籁之音。代表性曲目有“花号子”:《万年花》《鸡公号子》《杨七郎点兵》等。2014年6月,参加“两当县庆祝建党九十三周年民歌大赛”荣获二等奖。同年10月,参加西部民歌邀请赛荣获二等奖,是目前“两当号子”歌手中最具演唱实力的传承人之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