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雪融
作者:许雪融,张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泉》编辑部主任,文学爱好者,从事文艺工作多年。
以“建党百年·春绿陇原·梅开张掖”为主题的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在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隆重开赛。新编历史剧《杨椒山》作为参赛剧目,由定西市百花演艺有限公司出演,为大家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杨椒山》主要讲述了明代著名“谏臣”杨继盛在嘉靖三十年,因上《请罢马市疏》弹劾咸宁侯仇鸾,被贬到甘肃临洮任典史时为当地兴教办学、伸张正义的故事。整场演出以重温历史记忆、传承担当正义为目的,着力刻画了杨继盛及夫人等主要人物,体现了杨继盛人微言轻却不忘当官为民办事的初心。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字正腔圆的唱腔和精致的声光舞美表现形式呈现出强大的舞台感染力和浓厚的艺术氛围,现场观众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浑厚的西北土地是秦腔成长的摇篮,朴实、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受到了观众朋友的普遍关注。新编秦腔历史剧《杨椒山》,把历史故事用秦腔艺术形式呈现出来,让观众在体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同时,感受到了秦腔的艺术魅力和影响力,提升了文化的自信,增加了民族自豪感。
以史为鉴,还原人物本真,这是新编秦腔历史剧《杨椒山》的一大亮点。杨继盛这个历史人物形象饱满立体,他身上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感,是塑造民族品格,表述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主创团队通过巧妙的情节和场景设置,将“真”、“情”、“思”、“行”统一为一个整体,通过声腔和舞美以及场景设置,将历史故事重现,展现在舞台上让人耳目一新,使人身临其境并给人们以感染、启示、鞭策和思考。
以史为镜,凸显人物个性,这是新编秦腔历史剧《杨椒山》的另一特色。如何使历史人物更加立体,把个性凸显处理,真正把“铁肩担道义”传递给观众。《杨椒山》没有单纯用叙事来构建人物,而是综合运用细节表述、人与人的情感传递,人与场景的多面融合,器乐与声腔的重叠等艺术形式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立体的呈现出来,通过象征性的背景将非同一历史时期的人物统一起来,进而抒发情感,凸显价值,传导精神追求。确属匠心独具,使人难以忘怀。
总之,《杨椒山》以声腔当为时代立传,在维度中立像,在艺术的继承拓展中立意,在时代的不断前进中从历史人物中提炼绵延不绝内在精神,陶冶了观众的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