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出版的《解放军报》5版军地周刊,首次用整版篇幅全面报道了甘肃省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风貌。其中有《陇上高原见证军民同心》主题文章,有甘肃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余建同志的署名文章,还有全省双拥工作大数据,双拥光荣榜,以及双拥工作先进访谈和主题照片。
陇上高原见证军民同心
——解读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的“甘肃样本”
向 君 牛彦之 王 喆
1.伴随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前行
一城一品牌 一区一特色
第一次拿到甘肃省建设工程飞天奖的情形,申志江至今难忘。
申志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退役回到家乡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成功创业,先后吸纳28名退役军人、3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2020年11月获评“陇原最美退役军人”。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康纯梅介绍,“扶持退役军人创业致富”是甘肃省启动军地“双十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些年,甘肃省双拥工作一直伴随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前行。盘点军地“双十工程”,成果令人振奋。地方以帮助部队解决营房建设、训练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难题等十大工程为重点,支持部队练兵备战,年年都有新谋划;驻军部队以共建新农村、兴学助教、引大入秦灌区综合开发及沙坑治理等十大工程为依托,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年年都有新贡献。
甘肃省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两当兵变、南梁星火、哈达铺点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双拥工作可谓历史悠久、根基深厚。1949年10月,仅酒泉一个县就预借粮食600万公斤、马草100万公斤,动员民工5000多人,为支援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作出重大贡献。
军民共建,成果共享。进入新时代,甘肃省以“五个助力”为导向推进拥军工作迈向新高度:助力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部队深化改革,助力部队练兵备战,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助力优抚对象率先精准脱贫。张掖市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军地协调,为部队重大演训任务提供服务保障;平凉军供站建立24小时应急值守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军供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要求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广大军民闻令而动,地方大力开展“一城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双拥创城活动,驻军部队深度参与从精准脱贫向乡村振兴过渡衔接,甘肃双拥工作持续释放出令人振奋的新动能。
2.军民共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
俯瞰机翼下满目苍翠的山麓,周福定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还是太子山吗?”2020年9月,转业多年的他跟随旅游团,来到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太子山风景区游览。
39年前,周福定作为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第一代“飞播人”,“首战”目标就是太子山。那时,太子山缺少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当地群众面临“靠山吃不了山”的生存困境。
甘肃省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但又极为脆弱,担负着阻止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会合,防止沙漠隔断河西走廊、南侵青藏高原的生态建设重任。河西走廊18片绿洲约占国土面积的7.1%,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涵养区。
建设生态文明,再造秀美山川,成为甘肃省双拥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广大军民以共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为抓手,共同构筑河西内陆河生态安全、黄河上游生态安全、黄土高原生态安全“三个屏障”。
酒泉市与驻军部队发起“共植胡杨·共享绿色”创建活动。如今,戈壁变绿洲,“双拥”与“胡杨”成为这里新的名片。每年秋季,万亩胡杨林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
驻兰州部队组织官兵、民兵和预备役人员积极参加双拥文明线国防林、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等大型生态环境建设活动,成效显著。
6月19日,中央宣传部新命名1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榜上有名。八步沙林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等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植树造林、防沙治沙。40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3代职工接续奋斗,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
2020年4月,武威军分区制定实施方案,决定援建国防生态林400亩、种植各类苗木2万余棵。“军民共建国防生态林,已经成为八步沙林场又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武威市主要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3.科技拥军之花盛开陇原大地
“航天级”食品在这里诞生
2019年1月14日,金昌市永昌县举行签约仪式,向中国航天员中心捐赠藜麦,并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合作制定“航天级”食品标准。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其营养价值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需求完美匹配,上个世纪80年代被国际上选定为宇航员专用太空食品。2010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种植,2011年开发出更适合本地栽培的“陇藜”。
当年,9路大军、10万人马挺进大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建设“东风航天城”。如今,放眼整个甘肃,科技拥军再续新篇。白银市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军营”活动,定西市科协组织“科普进军营”主题党日活动,续写着双拥新篇章。
缘矿兴企、因企设市的金昌市,被誉为“祖国的镍都”。金昌人不忘“以资源报国、产业报国”的传统,2017年以来当地骨干企业重点开展军工科研项目11项。
作为现代航天的摇篮、“两弹一星”的诞生地,酒泉市近年来相继完成酒航公路升级改造、肃航一级公路建设等项目,积极支持部队训练场地、军事设施、科学实验、国防工程等基础建设。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各部队在科技助民、教育扶贫上出实招、使长劲,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甘肃人民的感恩之情。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倾力相助,“火星1号基地”项目落地金昌市,航天科普“太空C计划”顺利启动,已建成的火星生存模拟基地(启动区)顺利用于科普综娱节目《挑战吧!太空》的拍摄。空军某训练基地及时启动“蓝天春蕾学校援建计划”,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促进军事建设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有机结合,推进军地科研成果双向转化应用和重点产业发展,甘肃省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谈及“十四五”期间双拥工作重点,省委主要领导充满了信心。
4.法治精神深化提升双拥内涵
从“平台上线”到“政策落地”
6月4日,由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开发建设的退役军人政策法规学习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甘肃政法大学挂职副校长、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卫海认为,这是全省学习贯彻退役军人保障法,推进“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法治精神在甘肃省双拥实践中日益深入人心的一个具体体现。
进入新时代,甘肃省积极进行政策制度创新,努力满足驻军部队变化较大、移防换防调整较多的实际需求。全省各级职能部门聚焦解决军人后院、后代、后路“三后”难题,《甘肃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规定》出台后各市州相继细化落实举措,省政府出台《甘肃省军人家属就业安置实施办法》,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多家省直部门出台《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军人军属和重点优抚对象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一系列探索实践,有效推动了甘肃省双拥工作内涵全面深化提升。
在兰州市,继2018年8月1日起现役军人市内免费乘坐公交车后,市委市政府督促轨道办及时答复省人大代表提交的相关提案,从地铁开通之日起,现役军人和全市优抚对象可免费乘坐。
在定西市,2020年6月出台相关规定,全市景区对现役军人及家属、退役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遗属实施门票减免政策。
在天水市,今年3月16日《天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其中有专门条款明确“倡导鼓励单位和个人从事拥军优属、崇尚英烈等活动”。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镇党委、镇政府依法组织动员384名退役军人投入疫情防控一线,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
这些令人关注的双拥工作亮点,极大地鼓舞了驻军部队官兵。省军区主要领导给予点赞的同时表示:“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和谐双拥,地方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审天下之势 应天下之务
甘肃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余 建
地处黄河上游的甘肃省历来是屯军、戍边、巩固边防的重点地区,同时也是双拥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新时代双拥工作在甘肃的区域实践,呼唤具有战略思维、全局眼光、宽阔视野和统筹意识。
突出双拥实践的区域特点,需从战略上扬长补短。甘肃东连陕西、直通中原腹地,西接天山南北、直达中亚西亚,南与青藏高原毗邻,北与蒙古高原相连。甘肃省扎实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务必紧紧盯住“国防战略纵深区、经济战略通道区、生态战略屏障区、全面小康谷底区”的实际特点,引导14个市州各司其职各展其长,努力实现双拥工作的“一城一品牌、一区一特色”。
细化双拥工作的落实举措,需从全局上统筹推进。“审天下之势,应天下之务。”“十三五”时期,甘肃省系统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军地齐抓共管、军事机关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双拥联动机制。“十四五”期间全面深化提升双拥工作内涵,更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切实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按照国家和军队需要构建双拥工作大格局。
创新双拥工作的方式方法,需从整体上拓宽视野。双拥根在基层,双拥贵在经常,双拥重在创新。甘肃省双拥工作创新实践,在围绕西部大开发突出一个“大”字的同时,还要善于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突出一个“新”字,围绕科技拥军突出一个“高”字,围绕依法拥军突出一个“实”字。大、新、高、实,就是甘肃双拥工作的既定目标和生动写照。
图片
2020年10月20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甘肃省9个市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1个单位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人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武警甘肃总队1人被表彰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兰州市、天水市、酒泉市、张掖市、平凉市、白银市、金昌市、定西市、武威市
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镇人民政府
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于启辉 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兰新社区武装部长
孙小燕(女) 陇南康神苦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全国拥政爱民模范
尚小龙 武警甘肃总队临夏支队副参谋长
小社区大责任
于启辉
“有难题,找小于!”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了甘肃省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兰新社区军属们的口头禅。
从统一招考的大学生社区干部,到担任社区武装部长,我经受了实践锻炼和各种考验,也越来越感到,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小社区有着大责任。
担任社区武装部长以来,我和同事们相继圆满解决了10余件涉及军民、军政关系,优抚对象和驻军家属的问题。对辖区内355名退伍军人、7名重点优抚对象、8名现役军人家属,我坚持做到“六个必访”:退役返乡必访、立功受奖必访、英模典型必访、重要节日必访、遇到困难必访、重大变故必访。同时,还完成了“一人一册”档案登记。最近几年,我还为两户退役军人家庭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自筹资金慰问帮扶3户家庭。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双拥在基层,末端抓落实。关注和改善民生,是社区双拥工作的一个发力点。对社区武装部长来说,解难在一线,优抚在一线,拥军在一线,既是职责所系,也是形势所需。
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对我来说是鼓励和鞭策,更是动力和起点。双拥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西部地区的社区武装部长,我姓“社”也姓“军”,一定更高标准地履行好社区双拥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真拥军不务虚
高国林
2020年10月,当刘家峡镇人民政府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时,许多同事和亲戚朋友打电话、发短信向我表示祝贺。作为镇党委书记,那段时间,我既感到骄傲自豪,又觉得压力很大。
我们镇隶属于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位于黄河上游,因刘家峡水库而闻名遐迩。作为镇党委书记,平时忙些啥?我的工作笔记上,记录着自己的“忙碌”:上专题党课、调研重点项目进度、到园区走访企业、招商引资、巡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再忙不忘国防,再忙不忘拥军!”这是我平时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经常向机关各部门和乡村干部们念叨的一句话。
“真拥军,不务虚。”近年来,镇党委坚决扛起双拥工作的政治责任,探索总结出“五好”工作法:建立好班子,提供拥军工作的组织保障;制定好制度,落实拥军工作的长效管理;搭建好平台,提高拥军工作的服务能力;提供好服务,增进辖区内军人军属的归属感;营造好氛围,强化辖区内军人军属的荣誉感。
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镇党委组织动员384名退役军人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大家至今都没有放松,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
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双拥在基层,末端抓落实。作为基层党委第一责任人,我有信心与同事们一起,关注和聚焦民生,把拥军工作做得更好。
新风尚
王秀娟文/图
“保护生态手牵手,生态文明心连心。”“你把忠诚献给国家,我把浪漫献给你。”自2015年以来,甘肃省金昌市“薰衣草之约”军旅风集体婚礼已成功举办5届,共为200多对军地新人举行集体婚礼。如今,这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来源:解放军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