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兰州市西固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提升基层群众自治能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西固区民政局积极推进创建民政部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工作。试点村成立了村级议事协商委员会,规范了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开展了多样性的议事协商活动,并围绕加强党的领导、畅通参与渠道、激发参与活力、提升议事协商实效等实践问题强化指导,进一步增强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解决乡村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
一、明确议事协商主体
一是按照不同的议事协商内容,分门别类组织相关方,实现议事主体多元化。重视吸纳威望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基层群团组织负责人参与。二是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带动农民群众和各方力量广泛参与议事协商。
二、严格议题内容征集
一是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建立村级议事协商事项清单制度,并结合当前乡村振兴大形势,将环境卫生整治、社会救助救济、征地拆迁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纳入村级议事协商目录。二是按照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原则,严把议事项目征集,确保每项议题符合议事规则。并围绕村民意见较为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纠纷,合理确定议事协商议题,通过村级议事协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三、规范议事协商流程
本着切合实际,操作简便,注重成效的原则,制定符合本村特点的议事协商流程,推进协商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变替民做主为让民做主,本着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的原则,让各项事务民议、民决、民办,让基层治理有温度,真正让民主协商融入群众,让协商议事成果惠及群众。
四、突出协商成果应用
按照一事一议的总体要求,坚决杜绝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现象,把议事协商成果真正转化为为民、便民、利民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措施。建立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实施,落实情况要在规定期限内通过村务公开栏等渠道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于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事项,要经过专题议事会、民主听证会等程序进行协商。
五、促进协商事项落实
一是建立议事协商难以解决事项提交村“两委”有关会议(党员代表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策机制,促进协商事项科学决策,将协商事项落到实处。二是发挥村民小组长带头作用,动员组织村民落实协商事项,使议事协商事项真正落实,使群众真正在城乡社区治理过程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六、注重协商成果评估
对于每一项议题在民主协商完成、实施后,做好梳理、归类、评估、总结工作,建立健全常态化机制。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把议事协商贯穿村级决策和实施全过程,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破解制约村级议事协商深入开展的难题。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