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史前“陶”宝,够潮!

漩涡纹、水纹、蛙纹、鸟纹、弦纹

……

简朴的线条和图案

勾勒出史前先民眼中的美

纵使穿越几千年时光

仍然

极具时尚感

它们是中华彩陶艺术中的纹饰

0.gif

甘肃的彩陶文化

经大地湾、仰韶、马家窑、齐家

四坝、辛店、沙井等文化

一直延续了5000多年

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

特别是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成就

被誉为

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

让我们一起走近

那些来自千年前的“陶”宝们

领略国色初光

1.gif

马家窑彩陶

因首先发现于

定西市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

它出现于

距今53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

彩陶比例一般达陶器的50%以上

陶器多为红陶或橙黄陶

黑彩为主

兼用红、白彩

纹饰华丽典雅

图案繁缛多变

2.gif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可划分为

马家窑、半山、马厂

三个持续发展的时期或类型

马家窑遗址全貌

马家窑类型

出现于马家窑文化早期

距今约5000-4650年

在这一时期

器形以盆、钵、壶、瓶为主

并扩展到罐、豆、瓮等器类

盆、瓮常作为盛器

钵、豆常做食器

罐常作为炊器

漩涡纹彩陶双耳罐

漩涡纹彩陶双耳壶

弦纹彩陶双耳瓶

半山类型

出现于马家窑文化中期

因1924年发现于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

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

距今约4650-4350年

这一时期的制陶技术更加成熟

菱格纹彩陶双耳罐

菱格纹彩陶双耳罐

锯齿纹彩陶双耳罐

四圈漩涡纹彩陶双耳罐

马厂类型

出现于马家窑文化晚期

距今约4350-4000年左右

彩陶器型更加丰富多样

盛行红色陶衣

并以黑彩逐渐取代了

半山期黑红两彩并用的做法

图案渐趋纷繁而抽象

菱格纹彩陶双耳罐

连珠纹彩陶豆

这些或庄重或典雅或清秀

或鲜艳或活泼或热烈的彩陶

虽不像金银珠玉那般

有着绚丽的色泽

但璀璨夺目

“潮”感十足

一陶一罐

一笔一画

都焕发着文明的曙光

将先民们的烟火日常

娓娓道来

今天

除了在博物馆中收藏展示外

马家窑彩陶

还“变身”各种文创产品、时尚用品

“飞”入当代人的生活

用另一种形式

获得新的生命

千年窑火不熄

文明之脉永传

“陶”

你我喜欢

来源: 新华网甘肃频道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