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疫情的反复,文旅产业成为受波及较大的“灾区”之一。
逆境之下如何破局?
市场的“回答”是——文旅营销需做好“资源+创意+新媒体”。
于是乎,各级政府部门、文旅行业立足自身,瞄准大众需求、因“地”因“市”布局,深挖市场潜力、激发创新活力,开启“云旅游”模式,满足宅家游客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当前,文旅产品营销不论在内容设计还是传播渠道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限风光在“云端”。进入四月,甘肃各地适时推出“春光依旧明媚、诗与远方不会遥远”线上系列主题活动,以“云赏花、云看展、云踏青”等“云旅游”方式,让省内外游客足不出户感受陇原春意光影,为“疫”后旅游市场回暖复苏蓄能助力。
芳华依旧,皋兰什川这厢“有梨”
一年春光惹人醉,万顷梨花作雪飞。
当下,正是兰州市皋兰县什川古梨园万亩梨花竞相绽放之时。那一簇簇、一层层沿着盘旋的虬枝漫延如雪、堆砌成壮观花海的梨花,素净嫣然,圣洁高雅,“醉”美了整个春天。
by: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以往在这个时间,当地政府都会以花为“媒”举办“梨花节”,并伴有民俗演出、梨园踏春、摄影大赛等喜闻乐见的活动。
今年,受疫情影响,当地将线下活动转入线上。由皋兰县委宣传部主办、县融媒体中心承办,什川镇党委、政府协办的“赏梨花·聊民俗·知古今·品美食”皋兰什川这厢“有梨”游园活动于4月10日启幕。
期间,借助今日头条、抖音、网易新闻、新华网四个直播端口的全新创意,通过“梨园热点视频+汉服专场展演+话题共享+科普互动”四大产品引流矩阵,嫁接短视频、汉服秀等内容,将古梨园梨花盛开美景及景区风光全范围触达游客、全角度展现给“那端”的你。
“梨苑华光,开启美好。”皋兰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一方面是响应省、市“云旅游”政策红利,另一方面立足后疫情时代新闻传播的灵活性需求,借助“互联网+”新模式,以“云”赏梨花、畅游古梨园、知风俗见美食,让游客实现足不出户,在“云端”沉浸式“漫步”什川,感受“近在咫尺”的花树风物。
by: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此外,本次线上宣推以“风景故事会”“科普——你不知道的世界第一古梨园”“视觉——汉服秀/汉服变装”“梨花拍摄技巧小课堂”等组合板块推荐,将赏花、看“秀”、游园、科普内容串联在一起,让的梨花“热”起来、民俗“抖”起来、景区“动”起来、美食“火”起来,最终使什川游“园”惊梦“燃”起来,让长效的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美丽乡村IP”。
各直播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直播活动结束时,参与互动的游客(网民)达到439.3万人次。点击量(UV)逾63万;在线人数峰值最高突破24万人。
宣传创新,让文旅产业营销“快人”一步
“我在朋友圈看到什川梨花直播了,美美哒!”
“点赞,点赞。直播视频中的汉服小姐姐美滴很,古梨园的梨花也美滴很……”
“涨知识了,原来古梨园里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
人在家中坐,美从什川来。在直播评论区,一些网友纷纷就事解析,景区景点只有在营销中“快人”一步,将“创意+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推陈出新,这样游客(消费者)才会去关注你、才会到实地去体验、进而去为你喝彩并传播。
by: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的确,时代变了,文旅营销就必须要有新玩法。
就以“云旅游”为例,景区景点把推介放到“云端”一方面是应疫情防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当前,事件的宣传不论在内容设计还是传播渠道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布者只有遵循传播媒介的更新换代、大众视觉兴趣的转变规律,才能做到内容传播的全面、深入、生动、有效。
“本次活动通过新内容、新形式传播,为我们(景区)的梨花节宣推赋予了新的契机。”皋兰县融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另外,借助“直播”新业态的发力,还能持续孵化本土文旅内容创作,并通过“渠道矩阵+产品矩阵”触达长效流量转化,实现地方景区景点影响力的破界突围。
根据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甘肃研究中心“抖音美好城市——区域榜”(根据SIRFA模型对能够代表城市发展水平与繁荣程度的城市、特色美食等五大模块进行线上繁荣程度评估。)显示,今年第13—14周,皋兰什川古梨园打榜全省“景区繁荣度”前十二位佳绩。
直播推量,深掘区域文旅产业“宝藏”
疫情之下,文旅产业的线下之“门”虽然阶段性关闭,但线上的“窗”却长期打开着。
尤其是“云旅游”,它不仅拓宽了文旅产业全维度展现边界,还为传统的景区景点带来可观的曝光量,将更多宅家游客的视线吸引了过来。
正如业内人士分析所言,“云旅游”虽然无法给游客带去“亲临”的感受,但在疫情阻隔下,其触摸到了大众的“诗与远方”需求。这种求新求变的行为,正是挖掘消费潜力、推动区域文旅营销升级应有的姿态。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疫情对文旅企业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又催生了“云峰会”“宅家游丝路”“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为文旅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各文旅企业要善于化危为机,创新突围。
by: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皋兰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也认为,“云旅游”不仅适用于防控期,在“疫”后同样大有用武之地。比如,通过“云端”赏、线下游,可使游客对目的地形成更加可靠的预期,进而节约出游时间、成本,让旅游更精准、更愉悦。另外,通过本次直播活动及线上推介(产品)的实践,对今后如何讲好古梨园故事、融入新时代新媒体思维都有所启发。来源: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甘肃研究中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