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是反映当前乡村振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全面的统计调查制度,是了解本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现状的重要依据。兰州市统计局采取“3+1”工作法全面提升县、乡、村社会经济统计调查工作。
——“抓”学用转化,提高业务能力。针对县、乡、村社会经济调查面广、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根据《甘肃省农村社会经济泀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兰州市统计局开展线上区县县、乡、村社会经济调查培训,对指标涵义、计算、调查表式,农业产值、增加值等相关数据的核算方法逐一进行培训,并要求区县、乡镇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好村级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确保县、乡、村社会经济调查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抓”抽检核查,提优数据质量。兰州市统计局在县、乡、村社会经济调查上报期间,严把数据审核,市、县、乡三级专业人员紧盯进度,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区县要强化数据审核,尤其对资料完整性、资料来源、表间表内平衡关系、逻辑关系、年度间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等方面加强审核,对审核出的问题互相及时沟通,找出问题及时解决,使县、乡、村社会经济调查在村级不走样,调查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确保源头数据质量的真实性、可靠性。
——“抓”点滴积累,提升监测效能。兰州市统计局充分发挥统计监督作用,加强县、乡、村调查数据的核查和检查,重点对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数据规范化操作等薄弱环节开展检查督导,全面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强化农业统计工作规范化,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
——凝聚“多方合力”,在无缝衔接上求“精”。兰州市统计局围绕全市经济中心工作,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注重动态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加大对区县及涉农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并通过召开部门统计联席会议,对全市农业主要经济指标运行趋势进行分析研判,确保县、乡、村域调查数据“真、实、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