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第二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甘肃兰州召开

  6月10日,由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甘肃省文物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兰州召开。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出席活动并致辞,甘肃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坚主持开幕式。论坛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旨在激发文物科技创新活力,促进学术交流与成果共享。来自各项目参加单位和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代表以线下线上的形式参加论坛。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出席活动并致辞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出席活动并致辞

甘肃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坚主持开幕式

  罗静司长在致辞中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我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已逐步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十四五”期间,将组织各方力量,积极贯彻实施《“十四五”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规划》,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持续推动基础研究,加快推进急需技术攻关和应用。同时,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文物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构建多学科协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

  柯兵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科技部通过国家相关科技计划,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科技创新支持力度。21世纪中心作为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在推动专项实施过程中,注重突出专项的公益性特征,坚持专项要支撑国家战略目标和部门业务需求,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希望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技术体系化、标准化进程;注重成果应用,提升系统性、预防性保护水平;强化多方协同,以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抓手聚集各方合力。

第二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现场

  据悉,目前在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项目,主要是围绕考古与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文物病害评估与保护修复、文化遗产风险监测与防控、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等四个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本次论坛共有13个项目的负责人或骨干代表做学术报告,对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科研进展进行展示汇报。包括: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可移动文物(无机质)价值认知,馆藏脆弱铁质文物保护、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典型有机质文物病害防治、海洋出水文物保护,明清官式建筑营造技艺科学认知与本体保护、传统村落保护与活态利用,文物建筑火灾蔓延机理与评估预警、不可移动文物防盗防破坏,以及文物数字复原、大遗址文化内涵展示、文物知识图谱等方面的内容。代表们围绕论坛各项报告展开交流讨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