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在学习贯彻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浓厚氛围中,随着建党101周年、建军9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启动百名优秀退役军人风采展宣传活动。
老兵从未走远!军旗永驻心中。他们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他们先发力、带好头,助力重振兰州辉煌;他们勇立潮头担使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立新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退役军人。
4、郑培林
郑培林,男,汉族,1967年12月出生,甘肃榆中县人,中共党员,1986年12月至1990年在新疆某部队服役,1995年他放弃待遇优厚的“铁饭碗”,创立了甘肃昆仑润滑油有限责任公司。他先后荣获“陇原最美退役军人”“兰州市第二届青年企业家”“兰州好人”“金城创新创业非公企业家” 等称号。
致富思源,投身家乡建设的"热心人"
二十七载,郑培林先后资助贫困学生25人次,联系帮助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累计向山区学校、失学儿童、困难群众、困难大学生、贫困党员、武警部队、空军部队、修桥补路等捐款捐物合计达361万元,充分彰显了一名退役军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担当。
20世纪90年代,还处于创业初期的郑培林,得知榆中县幼儿园教学楼建设项目因资金不足无法封顶后,他从有限的周转资金中挤出5.5万元,为县幼儿园建设采购捐赠水泥150吨,现金1万元,解决了县幼儿园教学楼建设的燃眉之急。看到榆中县城关镇分豁岔村四、五、六社60多年不通车,群众出行生活极为不便,2003年郑培林慷慨解囊,捐助39万元,并带动当地群众在此修建了2座爱心桥,改善了交通条件,方便了群众出行。2010年,为支持该村全面脱贫,他又拿出20万元,与帮扶单位共同硬化村社道路2.7公里,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2016年,该村被评为甘肃省“最美乡村”。
爱国拥军,驻地部队的“家常客”
驻扎在榆中县马衔山海拔3765米的空军某部,官兵常年喝的水是高原雪泉水,矿物质、大肠杆菌超标,导致部分官兵身患肾结石、胆结石、痛风等疾病。2017年6月,郑培林组织公司党员到该部队开展党建活动,在看到部队官兵的艰苦生活条件后,他立即与部队领导商议,并当场表示全力帮助部队改善生活条件。下山后,他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第一时间发动企业党支部捐款捐物,自己出资6000元,奉献爱心,仅用3天时间就为部队落实并送去饮水机10台,纯净水100桶和价值600元的食品及各类书籍,同时与部队签订党建联建协议。从此,上山看望慰问部队官兵便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7年“七一”前夕,距离第二次上山仅仅六天时间,郑培林自掏5000元,并带着爱心人士捐赠的5000元,购买大型软化水设备、电视机、洗衣机各以及600斤新鲜蔬菜,第三次上山慰问部队。半个月后,他与妻子利用周末休息日,专门购置了1000余元的烤具、羊肉等设备和食材,上山亲手为战士们烤肉,改善生活。建军节当天,夫妻二人6点钟起床在家里做了20斤凉面,带上山去,让战士们品尝家的味道,并组织公司党员与官兵开展了“同庆建军佳节,共叙鱼水深情”主题党日活动。
自2017年6月第一次上山以来,郑培林五年已累计上山210余次,行程2万余公里,平均一周至少一次,每次上山都为部队官兵带去当地各种特色小吃,像家人一样不求回报的坚持改善驻地官兵的生活条件,而官兵们也都亲切的称他和妻子为“郑爸爸”“周妈妈”。面对众人的疑问,他只是谈谈的说道:“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看望部队战士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战士们安心在部队服役,为祖国安宁多做一些贡献。”
胸怀大局,做好疫情防控的“保障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郑培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第一时间组织成立甘肃昆仑润滑油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党员先锋队,发动党员职工进行爱心捐款1000元,公司筹集资金8000余元,采购了方便面、八宝粥、点心、矿泉水、水果等生活物资,带领党员先锋队员及时将采购物资送到防疫卡口,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看到冬日里坚守在抗疫一线的交警、医务等执勤人员午饭没着落,经常以方便面等速食充饥,郑培林的心里十分难受。为了能让他们吃上一口可口饭菜,他立即发动一家人,开始为防控一线执勤的干部制作爱心午餐。每天一大早,他便和家人开始爱心午餐的准备,挑选食材、烹饪加工、打包、装箱、运送…一系列的忙碌后,午饭时分,20余份的营养爱心午餐便会准时送到执勤点干部手中。为增强一线干部的免疫力,在爱心午餐准备过程中,他还特别注意荤素和营养搭配,菜品每天都会进行更换调整。防控期间,他累计制作盒饭260份,直到执勤点撤销才停下来,这些饭菜是爱心、是感动、更是力量,免费送餐的善举,温暖着一线防疫人员。
2021年10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波及省会兰州,郑培林所在的公司党支部积极响应上级防疫工作安排,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志愿者先锋队,投身防疫工作。党支部党员先锋队在他的带领下,迅速采购物资送往榆中县各核酸检测点、执勤点、各社区。随着抗击疫情“军令状”的下达,作为榆中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长,他忍受腰椎间盘突出,膝盖受伤的病痛,树立战胜疫情不可阻挡的决心,一呼百应,经过三个昼夜的奋战,榆中县退役军人抗击疫情志愿服务者从当初的10余人发展到近200余人,根据榆中县抗疫需求,成立了5个小分队。其中,一组由30名退役军人组成的分队赶赴防疫重点乡镇和平镇开展卡口点值守、物资搬运、核酸检测维护秩序等工作;两个突击队80余人进行报备待命,其余队员立即投入抗疫一线,帮助社区和10余个小区登记出入信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袭击兰州,郑培林带领退役军人志愿者义无反顾逆行防控一线。同时,郑培林还带动一家三口并肩作战、守护家园,儿子加入榆中县青年突击志愿服务队,妻子则跟着他们父子俩每日在抗疫一线开展爱心捐助、秩序维护、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工作,他们一家三口舍小家、顾大家,展现了榆中儿女的家国情怀和大义大爱。
郑培林带领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是一支“压不垮、打不倒”队伍,他们始终保持“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甘愿做一颗“上了趟的子弹”,努力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退役军人志愿者”。
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却难。二十多年,郑培林坚守信念、扶贫助困,把爱心洒遍榆中山川。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