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突发后,兰州市聋儿语训中心全面进入疫情防控应急状态,迅速展开防控工作,及时召开工作会议,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从严从紧抓好各项措施落细落实。与此同时,中心康复教学及党支部等其他工作也并未停滞,党员干部发挥先锋作用,战斗在抗疫一线,齐心协力抓防控,全体教师担使命、负责任,认真开展线上康复教学,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为中心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自10月7日接到上级延迟开学的通知后,中心于8日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结合中心实际情况,总结以往线上教学经验,第一时间对此次线上康复教学进行安排部署,并对教学的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更加详细、科学的布置,确保线上康复教学有序开展。
一是精心备课、保持康复不间断。要求授课教师要结合线上教学特点,提前准备精心备课,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线上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并在上课前对课程的安排要与家长进行细致沟通,使孩子们宅家不宅心,确保线上教学质量,达到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目的。
二是对线上课程和反馈情况进行统计。根据每天授课情况中心教研组经过反复商定制定了《语训中心线上教学情况反馈表》,在授课结束后将表发给家长让家长按照要求进行反馈教师做出统计,对反馈中遇到的课程接受程度和困难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做到掌握每个孩子的居家学习状况,调动听障儿童及家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召开线上教研活动。在线上教学期间,中心教研组每周六定期召开教研会议,教师们及时反馈一周家长意见和建议,对授课内容进行总结研讨,分享优质课程,交流经验方法,并对下一步的实施提出科学、及时、有效的建议,相互促进。
四是组织线上健康讲座。为了缓解和疏导全体听障儿童家长及教师居家学习和工作期间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中心于11月12日联合安全健康教育网甘肃站开展了“急救健康知识”线上科普讲座。讲座中详细讲解了哪些方面会对身体带来不好的影响以及产生的严重后果,同时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为大家普及心肺复苏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方式,并结合当下疫情形势展示了如何正确选择佩戴口罩和居家防疫的措施,从而引起大家对健康的重视。
驻守社区突显担当
自今年7月初至今,在党员驻守社区进行疫情防控的工作中,中心三名党员及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自觉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根据所在社区统一安排,就地转岗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百余次,积极践行使命担当,把党员堡垒牢牢筑在了疫情防控最前沿,让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他们每天没有固定的“岗位”,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有时协助医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引导居民核酸采样申报信息;有时进行防疫政策的宣传,提醒群众注意事项;有时维持现场秩序,引导群众保持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有时认真登记小区进出人员、车辆信息;有时逐一排查外来人员、测量体温。同时,中心支部书记任芳惠不顾自身多年的腿疾,即使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依旧在寒气袭人的天气里每天按时在负责的卡口点值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担当,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心其他党员和教师树立了标杆,当好旗帜,为社区疫情防控筑起坚实堡垒,为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认真落实防控常态化
中心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工作,在确保听障儿童及教师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各项工作运转,及时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及教师进行居家办公和线上授课,并安排值班人员在中心进行闭环工作,值班人员每日要定时巡查各楼层,严禁外出,严格来访人员管控,对来访人员要进行实名登记,严格落实定期消毒制度,加强办公区域、卫生间、通道等公共区域卫生防护。同时要求全体教职工必须密切关注工作群消息、通知,及时报备封控情况,对上级做出的安排要第一时间知悉、回应,科学应对,不信谣、不传谣,严禁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将未公开发布的涉疫情信息转发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有效控制中心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
今后,中心将继续在兰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党员及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提高康复质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中心发展工作,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后胜利,推进兰州市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