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庆阳市举行“三馆一院”揭牌仪式

  一元复始开新宇,万象更新展宏图。1月5日上午,庆阳市“三馆一院”揭牌仪式在陇东风情园正式举行。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立新,市政协主席李隆基,以及“四大家”有关领导,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有关人民团体和市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市直宣传文化系统干部职工代表,共7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宣布庆阳市“三馆一院”开馆,并与参加揭牌仪式的领导共同为“三馆一院”及庆阳市志愿者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揭牌。

  庆阳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方位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市委书记黄泽元,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多次专题调研文化工作,听取工作汇报,提出将庆阳市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搬迁至庆阳民俗博览馆,将庆阳陇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搬迁至庆阳大剧院的指示精神。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高度重视,按照“关中文化、陇东风情、艺术殿堂、康养福地”的总体建设思路,全力打造集文化阅览、宣传教育、研究培训、活动交流于一体的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主阵地。2022年10月初,庆阳陇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分批次开始搬迁,10月底完成搬迁;10月10日,庆阳市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搬迁项目开工,11月1日竣工。

  搬迁新址的“三馆一院”位于庆阳文化新地标——陇东风情园内,改造新建后的“三馆一院”,是庆阳市建筑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功能最广泛的地标式专业文化场馆,在全省文化场馆建设方面创造了园区化布设、集聚式发展、一站式服务的“庆阳典型”。“三馆一院”整体搬迁,是庆阳市委、市政府统筹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着力打造人文魅力之城,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大举措。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将牢牢抓住这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大提升的重大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入挖掘庆阳文化内涵,不断推进学术研究上水平、文艺创作出精品、群众文化增活力,大力提升庆阳文化影响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开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

  仪式结束后,参加揭牌仪式的领导调研了“三馆一院”和志愿者服务中心运行情况,参观了“庆盛会、展辉煌”主题书画摄影展。

庆阳市图书馆

  总面积10743平方米,地下书库1100平方米,达到国家二级图书馆建设面积要求。设计有知识与学习、交流与休闲、培训与服务三大主题功能区,设有图书借阅室、期刊基藏室、儿童阅览室、视障阅览室、特藏文献室等18个对外服务窗口,提供阅读座位1000余个。可使用的阅读和流通藏书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流通藏书量达到40多万册。现有近23万册图书全部开架流通,地下一层密集型书库可藏图书约60多万册,藏、阅、借书及休闲、培训功能齐全,是集智慧阅读、文化教育、休闲阅览、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公共图书馆。

庆阳市文化馆

  总面积6019平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文化馆建设面积要求。设有舞蹈、声乐、器乐、合唱、非遗等11个功能区,可以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红色文化教育、社会文化辅导、公共文化数字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各项业务需要,是展示庆阳城市形象的文化客厅,展现庆阳群众才艺的生动平台。

庆阳市美术馆

  总面积4963平方米,达到国家三类公共美术馆建设面积要求。设有中国画和油画工作室、书画交流室、办公室等功能区,拥有专业展厅1568平方米,展览面积350平方米,最多可展出国展类书画摄影作品约120幅。设计风格简洁、功能实用,是集收藏、展览、交流和美术创作、教育培训为一体的专业艺术场馆。

庆阳陇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总面积达17927平方米。主体业务功能布设在面积16000平方米的庆阳大剧院,包括演出、排练、培训、办公等多个功能区。其中,中心剧场可容纳观众957人,配备了国内领先的灯光、音响、LED屏、升降舞台等专业设施,具备排演大型戏曲、歌舞晚会、音乐会等舞台功能;小剧场可容纳观众221人,能够提供中小型戏曲、歌舞晚会和音乐会演出;改造排练间、化妆间、服装间等业务用房12间,装修办公室8间;布置党建文化长廊、廉政文化墙、公司形象墙3面共100平方米;打造艺术学校教室400平方米,可同时开展舞蹈、戏曲、器乐等多个艺术门类培训。是庆阳市建筑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功能最广泛的地标式专业艺术场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