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叮!您有一份来自汉代兔子的新春祝福

文物简介

  木简一枚(出土编号73EJT10∶16),汉代,松木,长12.5厘米、宽1.2厘米、厚0.2厘米,略残。来自于1973年的肩水金关遗址。简上部用标准隶书写着一个“兔”字,简下部以流畅墨线绘着一只兔子。当你看着这只在木片上圆头鼓睛、长耳、短尾,四肢腾空作奔跑状的兔子,可曾想到它的年龄已在2000岁左右了。

一只千年兔子的独白

  在昏昏暗暗的地下埋藏了太久,我这只“古兔”早已记不清那位在木片上画下我的“古人”的模样。大概是怕世人觉得我是一只长着兔子耳朵的马儿,他正儿八经在木片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兔”字(我的三分之一大),真想问问他画我的时候在想什么?画我又是为了什么?当初又是些什么人看到了我(有没有被“丑哭”)?

  从1973年重见天日以来,除去偶尔用我的大眼睛观察人类,大多数时候的我都是跟一起出土的老伙伴们处于静养状态,偶尔也思考思考兔生:兔生本来很短暂,要不是因为千年前我被人画在木片,我也不会有机会被干燥的沙土掩盖而未朽,更不会遇上千年后的考古发掘。借着前面这些一环加一环的相遇,这世上才还留着我的踪影,所以,你看到的我不仅仅是一只在蹦蹦跑的千年古兔。我的身后承载着一位古人对于一只兔子的记忆(或许只是想象),承载着千年的风沙堆积,承载着发掘肩水金关遗址考古队员的心血。如此这般一想,本兔也甚是骄傲呢!

  我现在的家在甘肃简牍博物馆的精品库房里,具体地址是肩水金关汉简第42盒。听库房的摸兔管理员说,“2023年我会搬新家。”我期待着在新的时空能与你喜相逢,请你和我一起来观察、书写新的相遇。

小彩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