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非遗过大年|传承民俗文化,领略天水非遗的魅力

  春节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民俗”,囊括了众多、具体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是中国人传统文化思想、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集中载体。为了让大家感受到“非遗”之美,特开设【非遗过大年】专栏,带领大家在新旧年俗的交织中,品味过往,感念岁月,畅想未来!

01

张家川花儿

  “早晨的个起来你就咿哟闪上两担水哩嘛,闪上两担水来么咿哟,吃上个早呀干粮扬燕麦青呀,忙呀上工哩嘛咿哟。”在张家川,无论是田野上劳作的老翁、庭院里干家务的妇女,还是读书的少年、放羊的孩童,都会信口漫上几首心上的花儿。

  “张家川花儿”是整个西北花儿形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400多年的传唱历史,唱词结构严密、曲调高亢嘹亮、歌声悠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侧面映了当地群体历史渊源、生活方式、生活习俗及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音乐价值和经济价值。现已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2

太昊伏羲祭典

  天水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是中华民族文明创始人,伏羲的开天明道之功,奠定了几千年中华文明昌盛的根基。为了纪念和彰显伏羲的功绩,后人修建了伏羲庙,并进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祭祀日期为正月十五日至正月十七日,一祭三日,一迎礼,二大典,三送礼。相关祭器有:爵、俎、笾豆、登、铏、尊、簠、簋、鼎等青铜礼器。乐器有:琴、瑟、笙镛、笛、箫、胡、弦、琵琶、钟、鼓、铙、铎、铃等。

  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省市两级持续加大对“太昊伏羲祭典”传统礼仪的保护力度,公祭伏羲大典的规格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民众自发的祭祀伏羲活动也更加兴盛。来源 :网络综合整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