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走进博物馆——文物里的中国龙

龙,自古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作为神话传说中虚构的神异动物,龙体长威严,上天入水,兴云降雨,以神秘、刚健、智慧、尊贵的形象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值此中华传统十二生肖中的甲辰龙年到来之际,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牵头,甘肃省博物馆及生肖文化传播联盟的60多家文博机构共同推出的“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将于2024年2月10日(大年初一)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展,届时为观众展示中国龙文化的深厚内涵。

十二生肖里的龙

“生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属相”,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表示出生年份的方式。中国有十二生肖,由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这十二种动物组成,分别与十二地支相对应,每个生肖对应一个年份,以十二年为一轮回。与此同时,十二生肖也对应着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以及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十二生肖相传为黄帝所立,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十二生肖的形成反映了早期人类的动物崇拜意识,体现了中国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此外,更多的人还将生肖作为农历新春佳节的吉祥物,成为年俗文化的象征。

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即一天早上的七时至九时,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间。十二生肖自其缘起之时,就被视为是人们祈求平安、长久的象征。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寓意和传说,比如: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虎代表勇猛,兔代表谨慎,龙代表刚毅,蛇代表柔韧,马代表一往无前,羊代表和顺,猴代表灵活,鸡代表稳定,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等。

龙形象的诞生与演变

龙,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神异动物,它的身上凝聚了兽的野性、人的悟性和神的灵性。早在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已广布于华夏大地。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龙形象,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悠悠岁月流转,龙形象得到不断丰富与完善,直至两宋,逐渐定型,同时被人们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龙形象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略窥中华文明的起源,也能了解到中华文化悠久的发展历程。

新石器时代开始,几乎所有的文化层中都发现有“龙”形图像、器物,分布范围也极其广泛。根据诸多考古发现,早在8000年前,融汇多种动物形态的“龙”形象就已经存在,并带着原始信仰的印迹,成为中华先民们自然智慧最早的凝聚物之一,同时也是传承至今,为数不多的对于天地观念的最早摹写。

史前时代的龙纹造型结构简单,艺术创造上给人以单纯、质朴和粗犷的美感。随着历史的发展,龙的形象开始不断演变,由简入繁,由抽象到写实,极具艺术魅力,同时内涵也愈加丰富。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意趣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齐家文化 凸堆龙纹红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藏

出土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的齐家文化的凸堆龙纹红陶罐,距今约4000年,罐身上饰有一条龙纹。此龙采用凸堆手法雕塑而成,蜿蜒起伏,横陈于陶罐腹部。龙身刻有鲜明的箭矢状鳞纹,一足而三爪趾,头部如蛇。这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龙的造型,其体态特征尚可看出由蛇形演化而出的踪迹,这条红陶罐上的龙就西北地区而言是“资格”最老的,有“西北第一龙”美誉。

战国 盘龙纹金饰片 甘肃省博物馆藏

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夏代龙文物,说明此时龙已经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商代开始,龙的突出特征便是有了角,并多以夔龙纹等形象出现在青铜器上。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与政治上诸侯争雄、思想界百家争鸣、阴阳学说盛行相适应,龙的图案中出现了“群龙”和“交龙”形象。如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战国盘龙纹金饰片,两条龙交叉盘绕,龙首一侧饰两条小龙,龙尾一侧饰一对小虎,作咬噬龙尾状,龙身上饰联珠纹。随着华夏大地结束战乱,走向一统,秦汉时代的龙出现相对规范和定型的趋势,并出现了背上长翅膀的龙。魏晋南北朝时期龙形象对内融合各少数民族文化,对外融合佛教文化,流行的龙纹头部扁长,角似鹿角,发鬣后披,挺胸奋肢,呈现出矫健奔放、线条流畅、气韵生动的特点。

唐 鎏金走龙 西安博物院藏

隋唐时期,人们注重将龙的形象同器具的实用功能结合起来,龙的角分出了枝杈,并出现“尾腿缠绕”造型,“龙珠”图案开始盛行。

进入宋元时期,宋人对前代各种龙形象做出总结归纳,并提出了完整的画龙规范,蛇身、兽首、有爪、有须的中国龙形象逐渐得以固定,并沿着垄断化的宫廷龙和多样化的民间龙两条线索发展。此外,通过对早期不同龙形象的总结,人们还将龙细分成为蛟龙、应龙、虬龙、螭龙、烛龙、蜃龙等类别,并提出了“龙生九子”的概念,共同构成了庞大而繁杂的龙之家族。

中国民间有“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说法。其中“九”只是个概称,龙子数量并不局限于九位,一说是指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鸱吻(又作螭吻)。这些龙子的出现,当是龟、虎、狮、狼等进入了龙的融合过程的结果。

历史文化中的龙

《尔雅·翼·释龙》曰:“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物之至灵者也。”数千年来,龙崇拜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中,一直影响至今。

五代 龙王礼佛图 敦煌莫高窟第35窟

中国人尊龙为万物之长,象征着吉祥与神圣。人们借助在器物上雕刻或绘制龙形,在建筑上装饰龙的形象,以此渴望得到上天庇佑,甚至死后希冀借助龙来引导自己的灵魂飞升。在文学典籍、书法绘画之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龙的身影。对自然的崇拜,对升仙的向往,使得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灵物之一。

东汉 龙首玉带钩 甘肃省博物馆藏

中国人把玉视作天地精气的结晶,从而赋予了玉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故《说文解字》云:“玉,石之美,有五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玉石加工技术的进步,龙图腾崇拜自然而然地同玉器加工相结合,从而产生了早期的玉龙,并在后世作为主要装饰用品之一,受到历朝历代人们的喜爱。

汉 镂雕龙纹璧 甘肃省博物馆藏

甘肃省博物馆藏的汉代镂雕龙纹璧,龙昂首,躯体屈曲,尾部上卷贴于首后,有腾空而起之势。龙形玉器表现了古人将龙融入礼器之中,希望借此上达天庭,得到神灵与祖先的庇佑。

西周 何尊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与战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沟通天地的媒介,中国人将龙融入礼器之中,希望得到神灵与祖先的庇佑。龙又是鳞虫之长,代表着勇敢、威严,因此人们常常将其装饰在兵器、军旗之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达到震慑敌人的目的。青铜器上有很多龙纹饰,如“夔龙纹”“蟠螭纹”“蟠龙纹”“顾龙纹”“双体龙纹”“双头龙纹”等。除了作为沟通天地的神灵,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财富和好运,能够为人带来幸福和繁荣;龙也是勇气和决心的象征,可以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除了玉器与礼器,人们也将其广泛装饰于陶器、瓷器、漆器、金银器上。

东汉 金掐丝焊珠蟠螭纹带扣 天水市博物馆藏

天水市博物馆收藏的东汉金掐丝焊珠蟠螭纹带扣,在三层边饰组成的边框内是七龙纹图案,1条大龙穿梭于行云之中,其余6条小龙围绕于周边。所有龙纹先掐金丝做出轮廓,然后用颗粒较大的金珠沿中脊金线焊接形成连珠纹“龙脊”,再用颗粒较小的“金粟”填充龙身。在龙纹之间,饰流线状云气纹,繁复华美。

明 累丝金龙 甘肃省博物馆藏

甘肃省博物馆藏的明代累丝金龙,龙首耸额巨目,鬣发飞扬,神情凶猛;龙足屈伸相应,利爪如钩;龙身似盘似舒,蜿蜒多态;龙尾分叉,形状如叶,轻轻摆动,飘带般长须刻画出金龙潇洒自由的雄姿。

唐 白玉龙钮双连印 天津博物馆藏

印玺作为神圣的“信物”以及权力的象征,它的钮头造型或印身浮雕中也常常能见到龙的身影。相传秦始皇所铸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成为后世历代帝王显示正统的重要象征。

清 双龙铜笔架 宁波博物院藏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君子的象征:高才俊逸的风度奉为“龙章凤彩”,雄劲刚健的美文雅称为“龙文”,科举会试中选荣称登上“龙虎榜”,“望子成龙”更是天下父母的普遍心态。因此在翩翩君子的书房雅室中,我们常常也能寻见龙的身影。笔架是文人用以搁置湿笔的用具。宁波博物院藏的清代双龙铜笔架雕作双龙相对,龙身婉转缠绕,造型巧妙,颇具趣意。

千姿百态的龙形象,或婉转灵动,或威猛雄健,或雍容华贵……生动体现了不同时代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成为反映各个时代经济、文化面貌的佐证。

魏晋 青龙砖 金昌市博物馆藏(图片由甘肃省博物馆提供)

中国人恪守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的风水理论,风水中龙脉对人心理的影响深远,使得龙在建筑装饰、墓葬中普遍应用,成为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瑰宝。随着两汉砖室墓的出现和流行,由星辰崇拜衍生而来的四灵形象,逐渐成为墓葬建筑装饰的重要元素,如金昌市博物馆藏的魏晋青龙砖,龙首高昂,龙须上扬,曲颈挺胸,张口吟啸,前肢登腾,后肢做行进状,周围环绕云气纹,有随云彩而飞动之感。

民俗文化中的龙

在神话传说中,盘古成龙相,伏羲为龙种,黄帝黄龙体……以此构成了普天下所有中华儿女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的“人文根据”。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龙崇拜与农耕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渗透到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诸多民族的重要图腾。人们划龙舟、祈龙雨、舞龙灯……以此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年画、剪纸、刺绣,亦可随处看到龙的形象。时至今日,中国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与纽带。

中国民间节日中有不少与龙相关的习俗,如祈龙雨、划龙舟、舞龙灯等,内容丰富多彩,饱含乡土气息。这些习俗具有极强的亲和力与感召力,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寄托着中华民族开拓进取、激流勇进、自强不息、追求美好的愿景。

新春伊始,作为中国人最为重要的精神图腾,龙纹样为中国人祈福心理的满足提供了一个形神兼具的对象,这些在博物馆里展出的浸润着历史年轮的文物,让人们更加了解到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艺术内涵。 来源 :甘肃日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