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5000年前“流行”对称美 更新时间:2025/4/9 17:24:50 •阅读 11539 我国史前彩陶之美美在马家窑文化细细观望每一道线条都像是精心排布的设计稿每一个图案都对称得恰到好处5000年前的“对称美”被马家窑人“拿捏”住了黑彩、红彩、白彩蛙纹、鱼纹、人面纹……艺术来源于生活远古先民们在陶土上作出的“画”凝缩着古人对生活万物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美的追求 旋涡纹是马家窑文化彩陶中具有代表性的纹饰之一这一图案宛如天空星云或水中涡旋动感与韵律感十足或许代表着先民对生命源流的敬畏菱格纹也是马家窑文化彩陶中较为常见的纹饰这些重复、交织的图案或许反映了古人对秩序与规律的理解弦纹既简洁又明快如同古老乐章的音符不断奏响自然生活的美学篇章网格纹可能代表田地也可能象征渔网黄河流域的马家窑人将生业方式化作艺术的咏唱看了如此多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细心的读者或许会观察到除了艺术的想象力马家窑人在这些不同形状的陶罐上能让画作呈现出均衡、和谐、对称这是为何?有的学者认为马家窑文化已经出现专业化社会分工彩陶制作可能有了生产“流水线”有的学者认为在马家窑人眼里彩陶不止是生活器物也寄托着精神信仰因此先民们画得细心、认真、严谨但不管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距今约5000年的马家窑人已经对矿物颜料、绘画工具、构图艺术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社会生产的工艺水平也呈现出相对较高水准以彩陶为代表的马家窑文化影响力广泛向西沿河西走廊传至新疆南抵川西北地区西南至青藏高原随着马家窑文化的传播各地先民们在使用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同时也在接受和认同器物所承载的文化观念马家窑文化生动展现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马家窑文化彩陶是先民留下来的珍贵“影像”这些充满神秘和创造力的古老记忆融入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与代代华夏子孙对话而当代的人们受到启迪又以新的时代形式去传承去创新来源 :新华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上传 育才强基促发展 青蓝相继谱新篇——甘肃省曲协推荐优秀曲艺人才参加中国曲协系列研修培训 第四届甘肃省声乐大赛暨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器乐比赛甘肃选拔赛比赛结果公示 《适时与趋变:敦煌汉简书写研究》首发式暨“诗林集古录——李逸峰集唐诗书法展”在兰州隆重开幕 名家云集·护航新星丨第四届甘肃省声乐大赛暨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甘肃选拔赛圆满落幕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甘肃简牍博物馆与甘肃天庆博物馆举行馆际交流进校园活动 第四届甘肃省声乐大赛暨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器乐比赛甘肃选拔赛声乐决赛成绩公布 营造氛围 政策推动 努力促进文创产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