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反诈连连看 | 高能预警!“冒充公检法”重现江湖!

临近年底,不法分子开始“冲业绩”,各类诈骗手段纷纷施展拳脚,诈骗界的老江湖“冒充公检法”又粉墨登场。

▼ 案例:

2018年10月30日上午,受害人苏某报警称,其遭遇电信诈骗被骗60万。10月29日,苏某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甘肃省电信局的工作人员,并告知苏某,其名下的一张电话卡发送诈骗短信,涉嫌违法,让其配合调查。听到这些话,苏某心里一下子慌了,称会全力配合调查。

随后对方将电话转接至第三方“上海市公安局”,一名自称“陈警官”的男子称苏某在上海办理的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黑钱,因此要在电话中对苏某询问笔录。骗子让苏某找一台联网电脑,之后给苏某发来了一张逮捕令和“陈警官”的警官证。看到这些,苏某非常害怕,于是将自己名下所有的银行卡和存款都告知了对方,随后“陈警官”告知苏某如果要洗脱罪名以证清白,警方首先要对苏某的账户资金进行审核。于是,让苏某把其存款共计60万全部转入对方的“安全账户”进行审核。到10月30号早上苏某再与“陈警官”联系时,电话已成空号,才发现被骗。

官方的逮捕证是有法律程序的:犯罪嫌疑人首先被公安局羁押看守所,由检察院批准逮捕后,下发逮捕令,之后由公安局宣布,并24小时内通知家属。逮捕令是在抓到犯罪嫌疑人后向本人出示并由本人签名确认,不用向其家属出示或留存,不会通过传真发送,更不会通过网络传输。接到个人通过短信/微信/QQ发给你的逮捕令,不要相信,一定是假的。

如何识破冒充公检法诈骗?

①所谓的“民警”口音听上去是否怪怪的?通常冒充公检法都是境外作案,其涉案人员多数为外省人士,口音较重。

②通常“客服”会说你名下办理了一张银行卡或办了一张电话卡等等,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去营业厅核实。

③任何部门都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

防范电信诈骗要做到“五不”“两要”

一、不贪心,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二、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凡通过电话、短信要求你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进行资金审查的,一概不要相信,防止上当受骗。

三、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图小利而受不法分子的诱惑,不向对方提供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信息。

四、不惊慌,收到恐吓威胁反洗钱类的陌生短信或电话,不要惊慌失措。

五、不转账,绝对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六、要及时核实,接到陌生电话、短信要及时向家人、朋友和相关部门人员核实。

七、要及时报警,一旦被骗要立即拨打110或96110。

【阿sir支招】

1、任何国家机构都不存在“安全账户”。

2、通过网络传送的逮捕令一定是假的,国家检察机关批准的逮捕令只有当面送达本人,这一种途径。

3、不向陌生人、陌生账户转账、汇款。

4、提高警惕,谨防个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