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期待已久的“狂欢日”终于来了,高兴吗,激动吗?今天什么事最重要?当然是买买买,还有什么能比买买买更重要?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心仪的商品,简直幸福到失去理智。正当此时,骗子却趁虚而入,将你的“血汗”洗劫而空,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识别骗术。
套路一:低价购物
现在大家都喜欢网购,除了方便省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网购相对便宜,特别是现在朋友圈代购、二手交易网站等,又给爱购物的小伙伴提供了新的平台。可是,如果选择了不正规的购物网站,很可能会财物两空!
▼ 案例一:
刘先生爱好收藏工艺品,微信里有很多卖工艺品的好友,刘先生也会偶尔刷刷朋友圈,看看有没有心仪的物品。有一天,刘先生在朋友圈中相中一个工艺品,便主动跟这位好友询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约定以2万元的价格成交,但是刘先生要全额付款后对方才能发货。开始刘先生有点担心,但价格比较优惠,再加上对方一再保证自家店铺从来不出问题,刘先生便给对方汇了款。可自从付款后,这位卖家却并没有按照约定发货,而是以商品有质量问题等借口迟迟不给发货,后来干脆拉黑了刘先生,不知所踪。
警方分析:
双十一期间,不仅是大型电商,很多朋友圈的微商们也以此机会开展促销活动。而这类购物通常是买家通过转账或红包的方式支付全部货款,或一定数额的定金,再由卖家发货,没有平台监督,因而存在很大的风险,大家应尽量选择正规购物网站购买商品。
套路二:预售购物
为了适应市场,很多商家打出了“不熬夜,抢先购”的噱头,很多骗子正是趁这一时机,以“预售”、“提前购”为诱饵,向用户发送网站订购链接,其实,这些链接早已被植入了木马,或为虚假的钓鱼网站。
▼ 案例二:
市民林小姐在“双十一”前买了商品,双十一当天,她的手机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11.11提前购、剁手价、包邮”等字眼映入眼帘。林小姐想都没想便点了短信里的链接。手机界面跳转后,卡在空白页就不动了,林小姐以为手机出了故障,就关机重启。手机开机后,接连几条银行短信轰炸,让她顿时傻了眼。就在她关机期间,银行卡里被转走3笔钱,共计3000元。原来,林小姐点击的是木马链接,病毒迅速侵入手机,盗获其绑定在购物平台的银行账户。
警方分析:
除了钓鱼网站、网购链接被植入木马,还有不法分子会在“预售”活动上做文章,骗取买家定金。市民要慎点不明链接,有关“双十一”的购物、短信不要轻信,同时请给手机安装杀毒软件,提供安全的上网环境。
套路三:免费购物
“免费购物”这类诈骗最近卷土重来,特别是"双十一"来临之际,骗子们又开始打着回馈新老客户的幌子实施诈骗。本来低价购物已经令很多人竞相购买,而朋友圈一旦出现“免费领取”的字样更能获得大家的关注。这时候,你要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案例三:
近日,市民王女士无意中听朋友说有个叫“E豪购”的购物平台,在该平台上买东西后,隔一段时间,这笔钱会分期全额返还。刚开始,王女士也是半信半疑,但朋友说自己亲身体验过,并了解到该平台返还购物款的时间会根据金额大小有所区别,花的钱越多返还的时间越长,当然“免费”买到的商品价值也越高。
抱着试试看的好奇心,王女士在这个平台购买了一个吹风机。令她意外的是,她不仅收到了吹风机,15天的时限一到,购物款果真返还了。王女士得知,如果介绍他人到这个平台消费,自己还能获得相应的“提成”,于是,王女士向亲友介绍推荐,不少人也和王女士一样,刚开始半信半疑,但同样在尝到“甜头”后信以为真。
就在王女士等人投入购物的资金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些购物平台一夜之间突然关闭,不仅购买的商品没有寄过来,搭进去一万块钱也难觅踪影,王女士这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于是向警方报警。
警方分析:
网上购物,起初看似免费,其实都是以新消费者投入资金偿还前面的“亏空”,这样的资金链肯定会断裂。犯罪嫌疑人就是利用一些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不断引诱更多人和资金进来,然后伺机携款逃逸,天下没有白占的便宜,万不可贪图便宜因小失大。
【阿sir支招】
1、网购尽量选择正规的购物平台。
2、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3、不要贪图小便宜,小便宜的背后就是大陷阱。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