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诈骗是电信网络诈骗中的高发案件,此类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自称“警察”,这样的骗局也使我们不能分辨真假警察,导致真警察向我们询问案情时被我们“误伤”,被认为是骗子而拒之门外。警察蜀黍在办理电信诈骗案件时,最无奈的不是破案难,而是联系不到事主,好不容易打通电话,又被当成骗子。
▼ 案例:
近日,张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电信局的工作人员,告知张女士她的电话号码涉嫌发出多条诈骗信息,并给了她一个“上海警察”的联系方式。张女士与该“警察”联系,对方称张女士要证明清白,就得先打一笔“保证金”到“警方”的安全账户。
随后,在“上海警察”的诱骗下,张女士汇给对方14万元,而就在张女士与对方通话时,当地警方通过反电诈中心监测平台,察觉到张女士可能遭遇电信诈骗,便与其联系。
可是张女士拒不相信真警察,民警又先后三次给张女士发去了提醒短信,提醒她可能遭遇电信诈骗,让她尽快与警方联系,张女士依然不相信,仍然选择汇款。
张女士称骗子在电话中跟她强调,其他任何人的电话不要接,也不要相信,因为别人都是骗子。张女士汇完钱,过了几天才感觉不对劲,这才向警方报案,但为时已晚。
那么,问题来了,在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案件里,警察蜀黍如何证明自己是警察,普通市民又该如何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呢?
作为普通市民,如何辨别真假警察?
有几个最基本的评判标准和做法,至少可以让你过滤掉99.99%的假警察:
1、真警察绝对不会让你转账,或是让你说出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和手机收到的验证码。
2、真警察绝对不会再把电话转接给“检察院”、“法院”,不会提供“检察院”、“法院”的电话让你去核实,或是提供网址让你查看“通缉令”。
3、真警察绝对不会要求你就受骗的事情保密,不会要求你到酒店开房躲避家人、朋友,不会要求你换一部手机与对方联系。
【阿sir支招】
1、不向陌生人、陌生账号转账汇款。
2、公检法不存在“安全账户”。
3、不要轻易相信陌生号码提供的信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