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购和移动支付越来越普遍,利用钓鱼网站进行诈骗的案例也层出不穷。大量以“低价”、“限量抢购”为噱头的钓鱼网站,克隆正规网站的设计,通过植入木马程序等手段,使众多消费者纷纷中招。
低价抢购手机遭遇“钓鱼”诈骗
钓鱼网站上的手机标价非常低,并且用“限量X台”吸引抢购,当消费者完成付款后,却永远都收不到货,和该钓鱼网站的PC版本相比,其手机版本的欺骗性更大。
对此,反诈骗专家表示,这是一个典型的钓鱼网站,低价、限量只是欺骗消费者下单转账的手段,与PC版本相比,手机版本的支付方式更隐蔽,有的扫描微信或二维码后可能就被转账了。
低价充话费 钓鱼网站藏身微信
很多钓鱼网站会变身成为微信公众号骗取钱财,这些公众号往往打着“网络专营店”和“直充话费”的名义引诱消费者通过手机转账。识别二维码之后,其实就是一个直接转账的交易,完成转账也就意味着掉进这个陷阱。
网购遭遇钓鱼“李鬼”
还有一种更具欺骗性的钓鱼网站——克隆正规购物网站的“李鬼”网站。“李鬼”网站的设计和正规网站几乎一模一样。当我们在克隆网站上下单时,页面提醒扫描转账到“张三”的支付宝账户,但是转账完成后,转账记录里的收款人名字已经变成了“李四”。更加诡异的是,几个小时后,再次下单,收款人名字居然变成了“王五”,至此,不难发现这就是一个骗局。
反诈骗专家提醒:收款名称是可以自己改的,这种直接转账付款的方式,最轻的后果是收不到货;还有可能后续继续设骗局,例如客服说你的帐号或者快递被冻结,要交保证金等等,损失会更大。
提高安全意识 借助科技躲避网络诈骗
随着网络经济和网络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诈骗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针对花样翻新的网络消费诈骗手段,警方特别提醒消费者:要慎重点击微信、QQ等社交软件里出现的不明链接,特别是要提防那些要求扫描的购物网站二维码。同时,消费者还应当注意网站的备案信息,避免绕过第三方托管平台直接付款。
除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之外,普通消费者也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更好的躲避诈骗陷阱。毕竟,仅凭肉眼和个人经验,网站链接或电话号码的真伪是很难辨别的,因此可以使用一些安全浏览器、安全搜索、手机卫士等带有安全属性的应用软件来识别和预防网络诈骗。
【阿sir支招】
1、上网选择安全性高的浏览器。
2、不点击不明链接,谨防上当。
3、熟记真假网站之间的区别,避免遭遇钓鱼陷阱。
4、安装带有安全属性的应用软件,预防网络诈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