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对吃流行一句话: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也就是说在“丝路古城”敦煌,驴肉乃是人间美味。黄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
驴肉黄面是敦煌的一道名吃,号称“中华一绝”。驴肉黄面,其实是是两道食物,一盘驴肉作菜,一盘手工制作的黄面作主食。敦煌民间流传久远的吃法便是如此。
敦煌黄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在敦煌,远远地,你就能够看到餐馆门前挥舞着双臂的拉面师傅,只见他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般,将一块四五斤重的面团握在手里,时而将面团拉成长长的条状,时而又拧成一股股的麻花,如此反反复复,最后拉出像钢丝一样细长的面条投入汤锅中。
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拉出的面每根都需从头到尾粗细均匀,面条呈圆柱状。面条口感劲道,如果有扁的或粗细不一,便是拉面人的水平很不到家。如果面条较软或过硬,便是在锅里煮的时间没控制好,也是这家店对黄面制作不成熟的表现。
酱驴肉必须要新鲜的驴肉制成。分颈肉、前腿肉、肋条肉和后腿肉等四类,分割成两公斤左右的小块,先泡水去血清洗,再下锅微煮除腥,然后放入配制好调料的卤汁锅中用慢火卤煮3~4小时,使调味进入肉中,酱煮而出味道鲜美的酱驴肉。
根据个人喜好和食用数量,选择不同类别的酱驴肉,分切成核桃大小、3~4毫米厚的肉片,整齐的盛入盘中,上着鲜绿的香菜加以点缀,一盘色香味具佳、独具特色的酱驴肉就做好了。
敦煌人认为吃黄面,若是少了驴肉,就少了一种情趣。较之猪肉和牛肉,驴肉厚实,口感更好。特别是驴筋,有一定的柔性和韧糯性,吃起来很有嚼劲和口感。
吃一口黄面,再嚼一块驴肉,面香、驴肉酱香在口腔内涌动,让人回味无穷。
来源:整理于吃不到、网络综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