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反诈连连看 | 说好要理赔,转身成贷款?警惕“客服”耍花招!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8年11月底,电信网络诈骗方式中,发案数、案值综合排名前6名的分别是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兼职及刷信誉、网络购物、假冒熟人及领导、贷款及理财。其中“冒充客服”类电信网络诈骗的发案占比超过20%。

案例:

前不久,受害人唐女士报警称:其在拼多多平台上购物收到了两个包裹,发现其中一个包裹受损,因此向平台和物流反映受损情况。当天,唐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保险公司客服,欲协商包裹受损事宜,并告知其可以直接理赔。

在唐女士添加了对方的支付宝和微信后,该“客服”又提供了一个二维码。唐女士扫码后填写了支付宝账号和密码,登录后在系统页面填写了本人的工商银行卡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当提交时页面显示无法提交。

对此,“客服”解释为系统错误,需要唐女士在支付宝上走网商贷的程序方能完成退款,唐女士点进该程序后系统显示可贷款10500元。按步骤申请贷款后,唐女士随即收到十一条手机银行扣款短信,一共被扣除5500元,唐女士这才发现被骗,立马报警。

骗局揭秘:

“冒充客服”类诈骗有五类特点:

1、犯罪嫌疑人使用陌生手机号码、固定电话、社交软件联系被害人。

2、犯罪嫌疑人要求被害人离开原交易平台或商家操作,与被害人互加QQ、微信、支付宝等社交软件、发送钓鱼网站链接、二维码等方式进行退、赔款。

3、犯罪嫌疑人要求被害人提供个人身份证号码、身份证照片、银行卡卡号、银行卡密码、银行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4、犯罪嫌疑人要求被害人在网络借贷平台贷款,再提现至自己银行卡后进行退、赔款。

5、犯罪嫌疑人要求被害人在短时间内按照要求操作,若耽误时间就无法获得退、赔款。

视频内容来源于网络。

【阿sir支招】

1、快递、物流、电商交易平台、银行等部门如果出现问题,均不会要求被害人通过具有转款功能的社交软件进行退、赔款。

2、绝大多数退、赔款都是从被害人支付的账户中原路返回。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