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陈士渠。揭秘行骗手段,发布防骗指南,以案说法,帮您擦亮眼睛。“网络办理小额贷款,无抵押,速下款”,这样的好事,对于资金周转困难的借款人来说,非常具有诱惑力。而这种急于筹钱的迫切心理,也正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陈士渠防骗讲堂》第六讲:网络贷款诈骗,让你越借越穷.点音频 听骗子怎么忽悠你.
|
2018年8月,广东的李女士接到了一通陌生的电话,对方询问是否需要贷款,李女士当时确实急需资金周转,又不太了解信贷业务,就和对方加了微信。
|
过了几天,信贷员小刘的微信又来了,这回他给李女士带来的,是审核通过、可以放款的好消息。
|
经过看似正规的反复沟通,李女士最终选择了这家所谓的“贷款公司”。然而,在缴纳了近万元的手续费后,贷款并没有如期而至,信贷员小刘也再没了消息。李女士这才发现被骗,向广东深圳龙岗警方报案。
案情解剖
以贷款之名,行诈骗手续费之实,网络贷款类案件是当前电信网络诈骗中最具有欺骗性的一类,而诈骗团伙能够屡屡得逞的首要原因,就是能精准定位到目标对象。他们提前购买全国各地的公民信息,并通过筛选找到急需资金而征信又比较差、不太了解银行贷款业务和网络知识的人。
找准目标后,诈骗团队还精心设计了整个流程的话术。例如自报假冒公司名称和工号,假意为受害人进行贷款评估,提出贷款建议,用正规流程取信受害人。而且,骗子们还会注册多个正规公司作为掩护,并租用高档办公室迷惑目标,用这些空壳公司的营业执照来躲避检查。
深圳公安局龙岗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唐训:他们有两三百人同时在一起办公,是一个很大的公司,看了之后很容易让人相信。给受害人发公司营业执照,甚至一些个别的业务员会发自己假的身份证,就是给你看,我公司在这儿,公司这么大,我个人信息也告诉你,你就放放心心先把钱给我。 |
去年底,广东深圳龙岗警方在湖南、江西两地打掉了这个有230名成员的网络贷款诈骗犯罪团伙,该团伙诈骗金额达3300万元,受害者1万多名。犯罪嫌疑人里,大多都是90后的年轻人,最小的主犯年仅20岁。
陈士渠
|
请问陈局长,这类诈骗公司往往还通过求职平台公开发布招聘信息,作为大学生,我们找工作时要如何分辨、避免被骗子们利用呢?
陈士渠
|
今天就到这里,后续我们将陆续推出《陈士渠防骗讲堂》,敬请关注《陈士渠防骗讲堂》第七讲:警惕让你转账的“公检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