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是北京历史最好的见证者。从最早的砖塔胡同找寻北京胡同的根源,感受八大胡同的风花雪月,到帽儿胡同探访名人故居,去琉璃厂胡同找寻摸金校尉的踪迹,再从最长的东交民巷胡同走一圈,号称千杯不醉,却被放倒在了南锣鼓巷里……北京人几百年来在这些曲折的胡同里,度过他们所有的休闲时光,他们的文化也留在了这里。
国子监街:因国子监而得名,国子监是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而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是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而且与孔庙仅一墙之隔,构成“左庙右学”的格局。国子监街东西走向,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至安定门内大街,清代是曾称成贤街。大街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侧各有两座彩绘牌楼,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
烟袋斜街: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烟袋斜街。关于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就像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出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另一种说法是这条斜街以经营烟袋而得名。由于元大都时期,积水潭是漕运码头,据说是为了卸货时省得绕道儿才开辟了这么一条斜街。而船舶如云,商栈林立的港口码头极大的促进了烟袋斜街的商业发展,所以这里不但是北京最老的斜街,还是北京最古老的商业街。
琉璃厂:琉璃厂街位于西城(原宣武)区和平门外,东西走向,西至南北柳巷,东至延寿街,全长约800米。中间被新华街隔开,分成了琉璃厂东街和琉璃厂西街,不过北京人更习惯称之为东、西琉璃厂儿。琉璃厂的得名,是因为这里是元明时期烧琉璃的窑厂。清代时逐渐形成一条出售笔墨纸砚等文化用品的商业街,后来文房四宝、古籍善本、碑帖拓片、古董字画……各种与文化相关的商品云集于此,号称北京文化第一街。
金鱼胡同:金鱼胡同位于东城区灯市口大街南侧,东西走向,东起东单北大街,西止王府井大街,南与校尉胡同相通,北邻西堂子胡同。据称金鱼胡同在明朝时叫金银胡同,后讹传为金鱼胡同,中部有贤良寺,为北京内八刹之一。1988年,和平宾馆、王府饭店扩建,将半条金鱼胡同拆去。今日的金鱼胡同,道路宽敞,街道两旁是高大的台湾饭庄、和平宾馆、王府饭店,昔日胡同景象早已不存。
帽儿胡同、菊儿胡同:帽儿胡同和菊儿胡同都位于东城区交道口附近,俱是南锣蜈蚣街的“蜈蚣腿”之一。帽儿胡同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北与豆角胡同相通,南与东不压桥胡同相通。菊儿胡同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锣鼓巷,南邻后圆恩寺胡同,北与寿比胡同相通,全长438米。菊儿胡同在明朝时称局儿胡同,清乾隆时称桔儿胡同,宣统时称菊儿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交道口南二条,菊儿胡同三号,五号,七号是清光绪大臣荣禄的宅邸,荣禄府迁至东厂胡同后,七号做过阿富汗大使馆;四十一号原为寺庙,据传寺里的开山和尚是皇帝的替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