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陈士渠。揭秘行骗手段,发布防骗指南,以案说法,帮您擦亮眼睛。冒充熟人诈骗,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从“猜猜我是谁”,到“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电话那头骗子的热情寒暄、趾高气昂,通常让受害人来不及思考,不知不觉就走入了对方编排好的“剧本”。
《陈士渠防骗讲堂》第八讲:电话那头的假“熟人”。点音频,听骗子怎么忽悠你。
|
一天,文先生忽然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他以为是很久没联系的朋友老杨,对方没有否认,并顺势提出要借钱。文先生自己办过房产审批,知道排上号不容易。老杨又是第一次跟他开口,碍于情面,就按对方提供的账号,通过ATM机,无卡存款的形式给对方转了2万。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对方又打过来说钱不够,无法审批,要求文先生帮忙再转6万。这时,文先生起了疑心,最终报警。但已经转的2万却再也回不来了。
|
甘肃兰州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珊珊,在睡梦中被电话吵醒了,对方声称“我是你领导”,听声音很像上司孟主任。尽管口音略有些异样,但珊珊想到最近孟主任做了牙科手术,可能因此声音变了,就没起疑心。第二天早上8点多,快到单位的她再次接到了这位“变了声”的“孟主任”的电话。
|
虽然对垫钱这件事有些不乐意,但珊珊平时对孟主任敬畏有加,不敢多问,再加上对方反复强调留好凭证,可以报销。珊珊就没有再怀疑,半小时内先后三次在ATM机上向假冒“孟主任”的骗子转账共3万元。事后,她一核实,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案情解剖
虽说姓名、电话这类隐私有被泄露的可能,但无论是领导还是熟人,声音都应该是受害人所熟悉的,这也应该是骗子最容易露馅的地方。可为什么姗姗和文先生,最终还是被骗了呢?广西贺州市刑警赖柱说,骗子们电话打的次数多了,总能瞎猫碰上死耗子。
这一帮诈骗团伙,他是面向全国各地的不特定人士打电话的,某一个特定声音,受害人以为是自己熟悉的人那个声音,就深信不疑了。 |
在第二个案例中,骗子不仅“剧本”编的跟珊珊平时工作情况相符,连来电时间都卡得很准,以至于珊珊深信不疑。事实上,受害人只要陷入对方的圈套,转账往往在短时间内完成。犯罪分子收到钱后又会很快转移出去,给案件侦办、追回赃款增加了难度。甘肃省兰州市刑警肖潇说,犯罪集团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化的诈骗和赃款转移方式。
他会在当天骗完人的钱之后,经过一定的洗钱取款套现程序,最后转移回犯罪集团。时间是非常短的,整个过程一般也不会超过三到四个小时。 |
陈士渠
|
请问陈局长,我发现最终上当的,往往是骗子设计的桥段或扮演的角色真的与受害人现实中的情况契合。这是怎么回事儿?
陈士渠
|
今天就到这里,后续我们将陆续推出《陈士渠防骗讲堂》,敬请关注《陈士渠防骗讲堂》第九讲:以爱之名,骗你没商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