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陈士渠。揭秘行骗手段,发布防骗指南,以案说法,帮您擦亮眼睛。近年来,“提前消费”甚至是“超前消费”的观念在一些年轻人当中很流行,民间也随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贷款,这其中就包括非法的“套路贷”。犯罪分子步步设套让受害人债务在短时间内暴增数十倍,然后再用暴力催收等手段勒索,导致不少人倾家荡产。
《陈士渠防骗讲堂》第十讲:套路贷里套路深。点音频,听骗子怎么忽悠你。
|
2017年夏天,24岁的小陈由于一贯花钱大手大脚,欠下了10多万元的债务。通过网络他认识了高利贷中介冯某。这送到面前的“套路”对象,冯某自然不能错过,他把小陈带到了放贷人冀某的办公室。
|
除去中介费,小陈一共只到手了六千块,却写下了共计六万元的欠条。即使不算利滚利,这实际到手的借款,年利率也高达惊人的1825%。但,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因为不能按时还钱,小陈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十天后在冯某的介绍下,再找第二家以同样的方式借贷。就这样,他身上的债务越垒越高。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小陈总共写了三十多万的借条。明知这钱还不上,放贷人为什么还要借钱给他?事实上,放贷团伙盯上的,是小陈家那套等待拆迁的房产。
|
暴力催债是“套路贷”的惯用手段。2018年1月,不堪其扰的陈母因病离世,由于在外躲债,小陈没能送妈妈最后一程。直到亲戚们凑钱帮小陈付清了35万多元的债务,四下躲债的他才敢现身,并最终报警。
案情解剖
杭州萧山公安分局城厢派出所民警黄建波说,在“套路贷”中,骗子选择的作案对象都有三个特征。
杭州萧山公安分局城厢派出所民警黄建波:二十四五岁左右,没有社会经验的,又是萧山本地人。因为萧山本地人都是有房产在家的,他们都会对受害人进行评估,通过放款故意垒高金额,垒到理想的目标之后,到家里面进行催款。 |
在看守所,高利贷中介冯某交代,贷款给小陈前,他们就对其还款能力进行了评估。能敲诈出多少钱来,骗子早就心里有数:
高利贷中介冯某:我看他家的房子这种条件,万一他还不出,十万块钱肯定会给他还掉的。 |
更有一些套路深的诈骗者,会设法让受害人留下借贷证据。比如,按照合同上的金额给受害人转账,然后再逼迫受害人将差额现金返还。这样,有借贷合同证明债权成立,有银行流水证明资金实际交付。很多被害人,连打官司都打不赢。
陈士渠
我是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陈士渠。“套路贷”是以民间借贷为幌子,通过精心设计的“套路”诱骗或者强迫他人陷入借贷怪圈,恶意使债务在短时间内倍增,继而通过暴力讨债、虚假诉讼等手段大肆敛财的犯罪行为,往往事前强行要求被害人接受“霸王条款”,事后强行索取高额的不对等的各种费用。 |
请问陈局长,骗子在催款时又是逼迫、又是威吓,万一上了套,该怎么脱身呢?
陈士渠
一旦发现自己被侵害,一定要尽快报警,不要被犯罪分子的威胁吓住。及时报警,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此外,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过度追求超出能力范围的物质享受。如有资金需求,应当和家人商量,或者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避免落入“套路贷”陷阱。 |
今天就到这里,后续我们将陆续推出《陈士渠防骗讲堂》,敬请关注《陈士渠防骗讲堂》。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