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揭秘:敦煌石窟是如何形成的?蕴藏了哪些元素?
在敦煌石窟里,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神仙思想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共同融合,最后形成包容性比较强的敦煌文化。这种包容性也促使更多外来文化,源源不断进入中国。
-
被珍藏在枕套内的红军党员登记表
在甘肃这片红色热土上,无数革命文物见证了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持续推出系列有声海报《历史的回响》,用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追忆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讲述初心故事,让我们一起在聆听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感悟中不断砥砺前行。
-
甘肃“四普”进行时 | 张掖市民乐县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自6月29日张掖市民乐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先后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破山咀烽火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四坝聚风楼,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破山咀墓群、洪水玉皇阁等8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实地调查工作。
-
甘肃省组织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完善工作培训
近日,甘肃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分片区组织开展全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完善工作培训班。
-
甘肃武周时期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发掘简报
2019年9月27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在祁连山区进行土地整备时发现1座墓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武威市等相关单位的配合下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
考古与博物 舞筵:艺术化呈现唐代胡人都市生活
舞筵是唐代胡人舞伎跳舞用的毡毯。有关唐代胡人舞筵的记载散见于传世文献中,其形象仅存于石窟壁画、唐墓壁画、瓷器纹饰和碑石图像中。对唐代胡人舞筵的产地、名称、材料、编织工艺及其流播路径进行考疏,有助于厘清唐代胡人都市生活之纤微,总结民族因理解而共处、文化因交流而传播、文明因多元而互鉴的大唐王朝机理与传世经验,从而更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茶的考古:从唐宋茶画探究饮茶风尚变迁
中国古代茶画作为记录古代茶事的图像资料,在研究中国古代茶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甘肃“四普”进行时 | 庆阳市庆城县召开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推进会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近日,庆阳市庆城县召开了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推进会议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相关负责同志、各乡镇分管领导和县普查工作队全体队员共计50人参加。
-
甘肃“四普”进行时 | 甘肃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分片包抓确保普查任务精准高效
近日,甘肃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持续加快推进,顺利转入第二阶段实地调查。针对甘肃省面积大,地域广的特点,甘肃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了分片包抓、督办任务的创新模式,确保普查工作的精准高效。
-
“殷契刻天下 汉简读中国——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开幕
探寻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7月30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简牍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承办的“殷契刻天下 汉简读中国——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