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新品文创:甘肃人有自己的毛绒顶流!
特产不土,快乐又大补!!熟悉我们的小伙伴都知道啦,我们为甘肃省博物馆艺术生活馆专门开了一个新系列文创,名叫“甘肃(不)土特产”系列,正是打算把咱们的美食和家乡特产好好宣传一番,今天就给大家先介绍几个顶流!
-
甘肃“四普”进行时 | 酒泉市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督查检查
自2024年5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入第二阶段——实地调查阶段以来,为确保文物普查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从5月29日开始,酒泉市抽调市、县两级文博专业人员,历时半个月,组建4个督查组,对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工作、各县(市、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行了实地督查检查。
-
110万人次,甘肃省博物馆半年参观人数创新高
随着今年甘肃省文化旅游火力全开,甘肃省博物馆人气火热升温,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客流高峰,参观者络绎不绝。据统计,甘肃省博物馆2024年上半年共接待观众1100288人次,与2023年上半年接待756175人次相比,同期增长45.5%,创历史新高。
-
曲唱荟萃领风气 艺道馨声耀边疆——探索符合西部曲艺发展规律的专业培训与行风建设机制
7月1日至5日,第七期边远地区曲艺工作者培训班在羲皇故里天水市隆重开启。
-
杨润泽 魏文斌 :基于“崖面使用”的北石窟寺空间格局演进初探
石窟寺的修建是一项长时间、多工种共同参与的大型营造工程。石窟在开凿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在崖面上遗留较多遗迹,如斩山、窟檐、栈道、排水等。通过研究这些遗迹,有助于判定洞窟的组合关系和年代分期,揭示石窟寺的历史面貌和营建者的规划理念等。
-
甘肃“四普”进行时 | 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部署推进会
7日9日,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部署推进会召开。
-
央视新闻 :这些博物馆的“显眼包”们,赢麻了!
提到博物馆,您会想到什么?厚重的历史,巨型的文物?在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可吃、可玩,还可以带回家。游客不仅可以买到天水麻辣烫、兰州冻梨、定西土豆,还可以带敦煌壁画回家、牵着铜奔马去河边“玩耍”,注意,这里说的都是文创产品。
-
甘肃省文物局举办2024年度年轻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
6月30日至7月5日,甘肃省文物局依托玉门铁人干部学院举办年轻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省直文博系统40余名年轻党员参加培训。
-
甘肃“四普”进行时 | 天水市武山县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龙台镇调查工作
天水市武山县作为全省普查试点县,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先后完成了洛门镇、沿安乡野外文物调查工作,近期开展龙台镇“四普”调查工作。
-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在甘肃张掖开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按照《2024年中国文联文艺人才和管理干部教育培训计划》,7月8日,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在甘肃张掖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