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考古与博物 舞筵:艺术化呈现唐代胡人都市生活
舞筵是唐代胡人舞伎跳舞用的毡毯。有关唐代胡人舞筵的记载散见于传世文献中,其形象仅存于石窟壁画、唐墓壁画、瓷器纹饰和碑石图像中。对唐代胡人舞筵的产地、名称、材料、编织工艺及其流播路径进行考疏,有助于厘清唐代胡人都市生活之纤微,总结民族因理解而共处、文化因交流而传播、文明因多元而互鉴的大唐王朝机理与传世经验,从而更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茶的考古:从唐宋茶画探究饮茶风尚变迁
中国古代茶画作为记录古代茶事的图像资料,在研究中国古代茶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甘肃“四普”进行时 | 庆阳市庆城县召开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推进会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近日,庆阳市庆城县召开了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推进会议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相关负责同志、各乡镇分管领导和县普查工作队全体队员共计50人参加。
-
甘肃“四普”进行时 | 甘肃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分片包抓确保普查任务精准高效
近日,甘肃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持续加快推进,顺利转入第二阶段实地调查。针对甘肃省面积大,地域广的特点,甘肃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了分片包抓、督办任务的创新模式,确保普查工作的精准高效。
-
“殷契刻天下 汉简读中国——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开幕
探寻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7月30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简牍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承办的“殷契刻天下 汉简读中国——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开幕。
-
甘肃“四普”进行时 | 张掖市举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阶段田野调查成果分析暨业务培训班
近日,张掖市举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阶段田野调查成果分析暨业务培训班。张掖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全体干部及各县(区)普查队长、普查骨干队员共30余人参加。
-
2024年甘肃省学生营养健康监测与膳食指导培训班在兰州举办
7月25日至27日,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甘肃省教育厅主办,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甘肃省2024年学生营养健康监测与膳食指导培训班”在兰州举办。
-
走!看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古人如何玩转“奥运会”
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北京时间7月27日开幕,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官方账号“同步”对外披露了一批敦煌石窟中保留有大量与运动有关的壁画资料,在这些古代体育运动画面中,有很多现代奥运项目的影子和源头。
-
甘肃“四普”进行时 | 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连日来,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普查队员利用 RTK、无人机、相机、平板、奥维地图软件等工具,对文物遗址点进行拍照、测量、登记、绘图,对文物本体边界坐标测点选定、文物类别细化、文物具体构成等进行全面详细的信息采集,完整记录文物的名称、位置、年代、面积、保存状况等信息。
-
各地持续推进“四普”第二阶段工作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以来,内蒙古、重庆、陕西、甘肃等地深入学习会议精神,梳理工作进展,总结工作经验,持续推进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