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施由明:元代的饮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汉魏两晋的孕育,唐宋的繁荣,元代的承上启下,明清的转型。之所以说元代是中国茶文化承上启下的阶段,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作些诠释。

    2024/5/14 11:07:44 11760
  • 苜蓿随天马

    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刘司直赴安西》一诗中言:“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诗中将苜蓿与葡萄入华看作是中原与西域交通的象征。苜蓿(Medicago sativa,即紫花苜蓿,以下简称苜蓿)是古代马匹食用的重要牧草,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被誉为“牧草之王”。

    2024/5/14 10:31:23 115734
  • 胡音入华,丝路传入中原的乐器

    两千年丝绸之路,流动的不仅是丰盛的物质文明,更有灿烂的精神文明。丝路的互通往来,不仅是商贸的流通,更有文化的传播。“胡音胡奇与胡妆,五十年来竞饧泊。”胡汉交流,熠熠生辉,文明见证,影响深远。

    2024/5/14 9:54:13 16071
  • 文化中国行|畅游鲁土司衙门 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庄严大气的土司衙门,错落有致的院落,精美质朴的砖雕壁画……“五一”假期,作为我国重要的土司衙门建筑遗存——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鲁土司衙门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2024/5/14 9:25:51 111998
  • 唐代丝绸之路上波斯商人的样子

    多年来,考古出土的唐代胡俑中背行囊弯腰者较为多见,海内外学术界许多研究者都将他们定名为“步行胡商”或“波斯胡商”“大食商人”,指代穿越茫茫西域丝绸之路的商人。凡是向人们展示丝绸之路商贸时,就会摆出这类胡商形象的陶俑。

    2024/5/13 19:58:40 30754
  • 《悬泉汉简(肆)》整理校读工作取得新进展

    《悬泉汉简(肆)》后期整理及审稿定稿会于4月28日至29日在甘肃兰州举行。

    2024/5/13 18:19:05 33320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省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大赛成功举办

    传承中华文化,讲好时代故事。5月10日—1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省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大赛决赛,在甘肃简牍博物馆成功举办。

    2024/5/13 15:02:37 60705
  • 独家揭秘悬泉汉简最新发现!《简牍探中华》推开丝路驿站之门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是司马迁笔下古丝绸之路的盛况。随着时光流转,这派繁荣景象渐次湮没在历史更迭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悬泉汉简的出土,才得以复现。作为两汉丝路上的实时档案和原始记录,悬泉汉简将如何讲述古丝路上的生动往事,又将揭开哪些历史谜团?

    2024/5/13 14:34:23 128749
  • 甘肃省文联举办全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培训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提升全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系统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新时代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作质量,5月9日—11日,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全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培训班。

    2024/5/13 12:12:26 101055
  • 守护好莫高窟这座世界文明的宝藏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首站就是敦煌莫高窟。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总书记指出,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究竟是什么让千年文化瑰宝璀璨依旧?我们循着总书记的足迹,在春天的莫高窟找到了答案。

    2024/5/13 10:49:22 19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