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21个,天水文物“国保”喊话啦
天水有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共同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
-
“简”述廉洁|两千年前的“懒政”行为
《河平元年不侵守候长士吏猛敢言之》于1972-1974年在甲渠候官遗址第59号探方出土,松木材质。两枚简的长度基本一致,其中一枚长22.8cm,宽2.3cm,厚0.4cm;另一枚长22.7cm,宽2.2cm,厚0.4cm。
-
《简牍探中华》激活简牍生命力 总台交出“何以文明”新答卷
从殷商到魏晋,超过一千五百年的时间里,中华先民的文明创造和积累大多由简牍记录并传承。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简牍探中华》通过多种创新表现形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简牍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
甘肃省民协获中国民协表彰
3月23日,中国民协第十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24年工作会议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
-
亲近考古,感知中华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2日在京揭晓,一个个陌生的地名因考古脱颖而出、声名远扬。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勾勒文明脉络 夯实自信根基
从数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的珍贵遗存,到明代中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深海藏珍;从坐落在广袤中原的高等级墓葬,到东南沿海岛屿的水稻遗存……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正式公布。入围的10个项目,是过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突出代表,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
中华文明特性的生动注脚——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亮点扫描
3月22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入选的十个项目,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
灿若星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里的甘肃印记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里的甘肃印记。
-
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召开六届五次主席团(扩大)会议
3月20日上午,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六届五次主席团(扩大)会议在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八楼会议室召开。
-
新书推荐:冯玉雷《禹王书》
本书是作者耗时七年(2017—2023)创作完成的考古、玉文化长篇小说,它以古史传说中的圣贤大禹与其妻女娇的爱情故事为主要框架,以夏朝建立前龙山文化向西发展、影响齐家文化的历史背景,在玉帛之路文化系列学术考察及深入研究考古资料基础上,结合盘古开天辟地、仓颉造字、夸父逐日等众多神话故事和传说,创造性地重述、书写大禹等公而忘私、九死未悔的伟大精神和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