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AI机器人“小简”“小牍”上岗,解锁博物馆讲解新模式!
甘肃简牍博物馆是中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博物馆,保存了近4万余枚汉、魏晋时期的简牍文物。博物馆策划有“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四个基本陈列,向游客展示中国的简牍文化以及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
-
甘肃简牍博物馆文创产品抢先看,将简牍文物“咕”起来“戴”回家!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绝,文字记录功不可没。纸张面世之前,古人用竹简与木牍作为“写本”,合称为“简牍”。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人们使用简牍大概有3000多年。在甘肃,共出土汉简6万多枚,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省级简牍专题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有从秦代至魏晋时期的简牍近4万枚。
-
猜猜敦煌壁画里有多少种乐器?答案远超想象
位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是人类珍贵的文化宝藏。在鸣沙山东麓崖面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735个洞窟,而其中492个有壁画的洞窟中,一半以上都绘制了乐舞图像。您能猜到这些敦煌壁画里一共画了多少件乐器吗?答案可能远超您的想象。
-
文物界“顶流”铜奔马在“闭关期”是什么状态?一睹为快
甘肃历史悠久而厚重,文化多彩而独特,是文物资源大省。在甘肃省博物馆的约8万件馆藏文物中,有一件镇馆之宝,最近其火热程度可谓是文物界的“顶流”,它就是铜奔马。每年结束了展览期的铜奔马都要“闭关”,“闭关期”的铜奔马是什么状态?它身上又有哪些小秘密?
-
壁画纹样融入现代服饰 看敦煌元素的时尚演绎
莫高窟现存4.5万多平方米壁画,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敦煌,将其中的纹样元素提取出来,让古老的东方美学有了新诠释。
-
当好壁画医生
1981年,我来到敦煌莫高窟从事壁画修复工作。40多年里,我只做了一件事——让莫高窟的各类病害壁画能够再放光彩。我的生活很简单:现场考察、研究技术、修复壁画,日复一日。身边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日子有点枯燥,我却乐在其中。
-
甘肃将全面加快“三园一廊”建设
从省文物局了解到,2024年,甘肃省将全面加快长城、长征、黄河文化公园(甘肃段)和河西走廊国家文化遗产线路“三园一廊”建设,全力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甘肃样板”和“世界遗产廊道”文化地标。
-
甘肃省文物局在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老干部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甘肃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程亮及党组成员、副局长仇健、陈于柱带队慰问省直文博系统19名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向他们传达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温暖,并致以崇高敬意和美好祝福,祝愿健康长寿、阖家幸福。
-
“甘”快来博物馆里过大年 千余项展览活动“龙”重登场
2024年春节临近,为充分发挥博物馆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丰富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市民游客度过一个彰显文化自信、富有历史内涵、体现甘肃特色的“中国年”,甘肃省文物局组织百余家博物馆紧紧围绕“龙腾盛世·博动陇原——博物馆里过大年”节日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馆内室外互动等多种方式,精心组织策划了主题陈列展览、青少年特色社教研学、线上直播互动、“专家讲文物”系列宣传视频展播、夜游博物馆、文物公益鉴定、非遗展演、春节庙会、手机壁纸海报、“四进”宣讲等1000多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邀请社会公众走进博物馆“过大年”,感知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
文物说节气 : 立春
文物说节气 : 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