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甘肃简牍博物馆第一批志愿者和小小讲解员上岗啦!
2024年1月起,在甘肃简牍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厅里,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年龄的志愿者组成了一支高质量的志愿者队伍,他们佩戴工牌,身穿统一的志愿者马甲,在展厅里为观众带来贴心的服务和生动的讲解,快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
简牍课程走进甘肃省总工会托管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甘肃简牍博物馆流动外展团队于2024年1月30日赴甘肃省总工会托管班宣讲“简述丝路行——甘肃简牍博物馆巡展”,弘扬简牍文化。
-
中国影协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甘肃代表团5名代表赴京参会
日前,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第十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修订了《中国电影家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电影家协会新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副主席。167名代表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甘肃省参加会议的5名代表中徐兆寿、刘晓丽当选。
-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甘肃礼县四角坪秦代礼制建筑遗址获评入围项目
1月30日,“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揭晓。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湖北荆门市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新疆吐鲁番市西旁唐宋时期景教寺院遗址、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遗址等6个项目入选。
-
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专访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
苏伯民,敦煌研究院院长,甘肃定西人,理学博士。从事敦煌壁画保护及相关研究工作30多年,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壁画研究项目和壁画保护工程,率队攻克壁画“癌症”酥碱起甲的修复难题,拥有多项文物保护发明专利,牵头完成多项文物保护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
张扬对话苏伯民:用科技读懂艺术,让未来拥有敦煌
扎根敦煌十年后,苏伯民终于感慨“这个地方,确实是了不起”。1992年,化学专业出身的苏伯民来到莫高窟,那时的他对敦煌的一切几乎一无所知,感觉“每个洞窟都差不多”。30余年默默坚守,如今他已成为壁画艺术的守护者,亦是敦煌历史的倾听者、跨越千年的文化接力者。他所在的敦煌研究院,以技艺与匠心唤起了敦煌壁画深沉的记忆,使其在时光的涤荡下重焕生机。
-
“飞”起来,与敦煌壁画共舞
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如果能身临其境,与飞天共舞,自由翱翔,会是一种怎样的奇妙体验?走进敦煌研究院的“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展厅,佩戴好VR设备,“飞”起来看莫高窟第285窟的梦想就能成真。
-
甘肃省文物局召开省直文博系统工作会议暨2023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会议
1月29日下午,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召开省直文博系统工作会议暨2023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会议。
-
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在兰州召开
1月29日,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文化传承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及全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局长及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文物工作,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全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
《敦煌本纪》:一部“敦煌的《白鹿原》”,讲述河西走廊尘封已久的精神秘史
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敦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熟知、提起、亲近,成为挖掘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的一把钥匙。然而,关于“敦煌”的纯文学书写向来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