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张掖大佛寺景区推出数字IP推荐官“云灼”

    2月24日,腾讯集团“探元计划”示范性项目张掖大佛寺景区数字化体验工程,景区数字IP推荐官“云灼”和丝路民族服饰虚拟穿衣互动系统正式上线,填补了张掖大佛寺景区数字游览内容的空白。

    2024/3/5 10:31:12 27114
  • “山河逢春 国宝寄意”沿黄九省区博物馆融媒联动活动启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

    2024/3/5 9:54:31 22265
  • 这里是嘉峪关

    听驼铃声声,遐丝绸古道。嘉峪关,一座被岁月打磨的城市,也是明长城的最西端,TA似乎一直在静静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2024/3/5 9:11:37 32560
  • 张元林:敦煌壁画中为何有天鹅和凤鸟拉车?

    敦煌莫高窟壁画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见证。为什么有的壁画色彩艳丽,有的壁画又颜色朴素?这些代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形象和符号,为何会同时出现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上?

    2024/3/4 20:14:41 138801
  • 陇上文物里的“龙文化”

    甘肃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其深厚无比的文化底蕴,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甘肃出土了许多有关龙的文物,它们以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见证了陇原大地龙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充分展现了诸多文化相互渗透、交融互动,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2024/3/4 19:10:13 124475
  • 代表委员与中华文化瑰宝的故事|汪万福代表:像给小孩打针一样,修复敦煌病害壁画

    一场春雪给敦煌的戈壁、沙漠缀上柔软的银装。在莫高窟第55窟内,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正带领壁画修复团队检查去年修复的酥碱、空鼓病害壁画。

    2024/3/4 18:32:06 18782
  • 陈晓斌《国宝莽权》:讲好陇原文物故事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为广大文博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研究文物、讲述文物提供了遵循和指引。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让文物说话,讲好中国故事也成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2024/3/1 21:58:43 37829
  • 隋唐时期甘肃的贸易安边政策

    研究中原和甘肃的历史,离不开对甘肃经济史、文化史的观照。本版拟从甘肃有特点的屯田、丝路贸易,科技、文艺、史学,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分不同的专题,从不同的角度,系统、简练、通俗地介绍隋唐时期甘肃的经济、文化历史。

    2024/3/1 21:22:33 187376
  • 青铜器上的龙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十二生肖之一,是唯一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生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而神秘的地位。自古以来,龙就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标志,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凝聚和积淀。

    2024/3/1 20:31:17 213657
  • 甘肃:科技活力注入文物保护

    “数字敦煌”“敦煌遗书”和“数字藏经洞”数据库持续扩充,敦煌文化资源实现全球共享共用,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加快实施,与英国、匈牙利等国家的相关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建立数据库录入信息5万余条。编制完成文物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组建方案,拓展提升多场耦合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功能,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通过甘肃省科技厅验收,有序推进土遗址物理仿真实验室建设,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课题70余项,授权专利21件,编制技术标准8项,2项成果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4/3/1 18:21:02 11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