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甘肃省文联召开2023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大会
1月24日上午,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召开2023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大会,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王正茂主持会议,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马宇龙出席,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体党员参加了考核大会。
-
“简”述廉洁 | 两千年前的一次“违规接待”
1992年出土于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长23.3厘米,宽0.8厘米,厚0.2厘米,墨迹清晰,木质,下端略有弯曲。从内容上讲,属于米的支出簿。记载了2000多年前张君夫人及奴婢一行4人从金城郡出发,一路西行,跋涉千里前往敦煌,路过悬泉置时受到传食接待之事。
-
宗和:古画中的大寒与青铜器里的腊祭
旧年将末,新岁欲临。大寒,在农历的年终岁尾压轴出场。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年味渐浓。一般认为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仪式,而中国的腊祭传统,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上古时期……西周青铜辛鼎上便难得地保留了西周腊祭的制度内涵。
-
车辚马萧 西戎绝唱——走进马家塬车舆博物馆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马家塬遗址是战国晚期西戎的贵族墓地,这里出土了许多随葬用车,其精美工艺令人惊叹不已,其中不仅有礼仪用车,还有现实生活中的实用车,这些结构复杂、制作工艺高超的车舆,向人们展现出甘肃的悠久历史和古人的聪明智慧。
-
从敦煌莫高窟壁画看唐朝的服饰文化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描绘了各朝各代各个民族、各个阶级的日常生活、生产和劳动的场景,还记录了古代的建筑风格和造型、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发展,其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文化有着极大的意义。
-
甘肃省非遗题材电影《唢呐客》全国院线上映
1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光年杯”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荣誉盛典上,由庆阳黑格儿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唢呐客》荣获主竞赛单元提名奖。1月18日全国院线上映。
-
国家级表彰,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荣膺“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1月1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荣膺“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简牍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见证、承载着悠久历史。作为目前全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类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现有藏品50129件(组),包括简牍近4万枚。近年来,博物馆丰富文物展陈方式,专注简牍整理研究,开展多样文化活动,让“冷门绝学”走近大众,让简牍文物更好地“活”起来。
-
甘肃简牍博物馆“黄河文化”系列课程第四期“师法自然”圆满收官
悠悠黄河,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的延续,离不开一代代中华先民从自然中汲取知识与经验,同自然万物和谐共生。近日,甘肃简牍博物馆开展了“黄河文化”系列课程第四期“师法自然”,通过介绍中国古人观察自然、总结规律的生动实践,让青少年了解中华先民是如何以自然为师,在花开花落、虫鸣鸟啼间,探寻生活的奥妙。
-
“万福迎春”书法公益活动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
1月18日上午,由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和甘肃简牍博物馆共同组织的“万福迎春”书法公益活动在甘肃简牍博物馆顺利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