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第二讲:浮翠流丹 一眼千年——龟兹石窟壁画艺术
徐永明,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原龟兹研究院)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壁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客座研究员,澳门城市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特聘教授、博导。
-
第一讲:崖壁上的佛寺 | 双向奔赴——丝路文明视野下的龟兹石窟系列讲座
徐永明,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原龟兹研究院)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壁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客座研究员,澳门城市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特聘教授、博导。
-
食在悬泉——甘肃简牍里的兔子
木简一枚(出土编号73EJT10∶16),汉代,松木,长12.5、宽1.2、厚0.2厘米,略残。1973年出土于汉代肩水金关遗址。简上部用标准隶书书有一“兔”字,简下部以墨线条绘有一只奔兔。兔子圆头鼓睛、长耳、短尾,四肢腾空,作奔跑状。
-
马步升:在简牍里“简”述中国,“牍”懂中国
二0二三年七月六日一大早,我出门打车,由西向东,顺着黄河水流的方向,纵贯大半个兰州城,来到兰山之下。兰山不是在兰州城抬头南望,几乎要压在头顶的那座山。兰山只是皋兰山系的另一个山头,但仍然是一座高峻的山,悬在人们头顶的山。
-
黄河文化:成就中华文明赓续不辍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具有百折不挠的韧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成就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连续性。
-
“云”游千年莫高,《云赏敦煌》系列短视频全网播放量1.2亿次
相约“云”端,足不出户欣赏璀璨敦煌文化;共“聚”敦煌,身临其境感受博大中华文明。11月10日,随着“《云赏敦煌》中文第三十集:借事喻理 求善惠人”的播出,40集大型系列文化短视频《云赏敦煌》线上播出圆满落幕,这场“云”端艺术体验也让观众大饱眼福。
-
甘肃省文物局举办“弘扬优良家风”主题道德讲堂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干部职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推动模范机关和精神文明单位建设,11月9日,甘肃省文物局举办“弘扬优良家风”主题道德讲堂,局机关干部职工共38人参加。
-
《中华辞赋》|周奉真:七律九首
长河涛浪卷朝暮,绝岸蒹葭参碧穹。楼阙行人桥影外,汉家遗垒夕阳中。
-
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甘肃省入选作品——艺术类组照《丝路遗韵》
2017年,《远逝的诵经声》《榆林窟夕照》入展天华杯“精品丝路 绚丽甘肃”全国旅游摄影大展;2020年,《黑戈壁新绿洲》获“甘肃工行杯”新甘肃新时代摄影展银质作品收藏奖;2022年,《穿越大漠的新丝路》《丝路遗韵》入选甘肃省第二十一届摄影艺术展;2023年,《丝路遗韵》入展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
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甘肃省入选作品——纪录类长期关注单元组照《用水变迁记》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每天放学后必须去2里外的沟里去抬水,那是一段漫长、艰辛、崎岖的山路。每次想到要去抬水,我就是躲避,因为抬水不仅仅是累,最主要的是全村的孩子要围着一池水去哄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