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兰州新区:“鲜花经济”铺就“花式”振兴路兰州新区地处北纬37°,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拔较高、日照充足,没有连绵的雨季,是生产切花玫瑰的理想地域。同时,兰州新区的交通区位、产业要素等优势,也为发展“鲜花经济”提供了必要条件。 
- 
                            
                            2024年兰州市优良天数再次突破300天大关1月9日,从兰州市生态环境局传来好消息,2024年1至12月份,全市空气质量整体同比改善,优良天数301天,是2013年以来第三次突破300天大关。 
- 
                            
                            兰州市大力开展“社保护企行”活动助企纾困减负!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2.03亿元1月9日,记者从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本市开展“社保护企行”活动以来,已为全市1.96万户参保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2.03亿元,为4.9万户参保企业减负失业保险费支出5.9亿元。 
- 
                            
                            畅通出行路 提升幸福感——G2201南绕城七里河出入口项目正式通车迎着2025年的第一缕朝阳,1月1日,G2201南绕城七里河出入口项目正式通车。这是兰州市三大高速公路“开口子”工程之一,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强省会行动和“为民办实事”工作部署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兰州市政府2024年省市共建重点项目之一。 
- 
                            
                            甘肃简牍博物馆荣获2024年度甘肃“文博场馆创新提升贡献奖”为讲好新时代陇原文化故事,更好展示全省文旅系统高质量发展成果,1月8日晚,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甘肃省歌剧院、兰州大剧院承办的“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甘肃诗会暨全省文旅系统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在兰州音乐厅举行。 
- 
                            
                            寻秦记:秦人从这里走向全国穿越千年尘埃,再现千年古韵。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连接古今、融汇东西的桥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与探索。 
- 
                            
                            特色农业主导,优势产业成链!兰州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数九寒天,万物静藏,可在兰州市榆中县小康营乡洪亮营村的草莓大棚中却是另一番景象。草莓的秧蔓交织成了一片翠绿的海洋,红宝石般的草莓点缀其间,散发出诱人的芳香。田垄间,村民们忙碌地采摘、包装草莓。 
- 
                            
                            甘肃·兰州2025“就业援助月”在兰州启动1月7日,甘肃·兰州2025年“就业援助月”启动仪式暨专场招聘活动在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举办。 
- 
                            
                            愿为敦煌作锦诗——记“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敦煌研究》期刊主编,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名誉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19年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 
                            
                            甘肃简牍博物馆第二季“黄河文化”系列课程第一期——“一元复始:汉代的春节”开始报名啦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象征,其精神内涵丰富而深远。是黄河流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总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