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兰州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面转入转场运营筹备阶段
12月19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机场工程航站区等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该项工程将全面转入转场运营筹备阶段,也为即将开展的行业验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
金笔妙语道出兰州牛肉拉面底蕴与魅力 “兰州牛肉拉面一句话宣传语”与“兰州牛肉拉面十二面文化诠释”征集大赛投票结果揭晓
12月19日,主办方正式公布“兰州牛肉拉面一句话宣传语”与“兰州牛肉拉面十二面文化诠释”两项征集活动的前三名获奖人员名单。
-
今日通车!甘肃再添一条快速通道,车程缩减一半以上
12月20日上午,总投资92亿元的甘肃定西至临洮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定临高速)建成通车。通车后,定西市至临洮县的车程,将由原来的两个半小时缩减至一小时以内。
-
盛世花开闪耀濠江之畔 黄河儿女共祝祖国富强丨兰州大剧院参演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文艺晚会
12月19日晚8时,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共同承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濠江欢歌向未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文艺晚会》在澳门盛大上演,并于20:00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含港澳版)、新闻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CGTN英西法阿俄语频道、4K超高清频道,中国之声、环球资讯广播、大湾区之声、台海之声、音乐之声、经典音乐广播、文艺之声,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云听、央广网、国际在线等平台同步直播。
-
“用心用情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甘肃省文物局帮扶工作侧记
2024年,甘肃省文物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要求,围绕防返贫监测、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能力和建强基层组织等5个方面,系统谋划16项35条帮扶措施,筹措经费27万元,安排免费开放和文保资金约450万元,助力地方发展,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
文物普查基层行:以创新举措提升文物调查质效
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对文化遗产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清查。高质量完成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既是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的时代命题,也是时代赋予文物人必须扛起的责任担当。
-
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供需对接研讨会在京举办
12月18日,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供需对接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旨在探讨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梳理文物“防、保、研、管、用”典型应用场景的装备供需难点,搭建工程师与文博单位深度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加快专用装备制造与文博事业高度融合,推动文物保护装备供需服务升级。
-
甘肃多方发力让千年简牍重焕时代光彩
建设专题博物馆、出版系列扛鼎之作、举办各类主题展览……记者从有关会议获悉,近年来,甘肃省多措并举,让千年简牍走出“深闺”,重焕时代光彩;同时,加大系统挖掘整理研究工作,不断促使“简牍学”由“冷门”回暖,呈现出“绝学”有继的良好局面。
-
甘肃6+3!“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公布
近日,国家文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100项“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80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上榜,其中,甘肃6项“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3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列其中。
-
张德芳: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西北汉简中的体现和印证
从上个世纪初以来的一百多年里,包括新疆的楼兰、尼雅,甘肃河西地区,内蒙古西部和青海等地出土了大量汉代简牍。内容丰富,涉及诸多领域,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邮驿、社会生活和中外交流等各个方面,记载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特定阶段,集中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