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文物日历〔2025.6.3〕丨瓦棱纹秦公簋

    瓦棱纹秦公簋:春秋,甘肃省博物馆藏。簋腹上部饰一周窃曲纹,其余满饰瓦棱纹。圈足饰一周重环纹,小蹄足上饰兽面纹。器内铸铭文六字“秦公作铸用簋”。

    2025/6/10 17:39:33 9656
  • 关于公布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2025年5月21日至23日,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来自14个市(州)、6个省直文博(文化)单位和有关企业、高校、职业院校共28个代表队71名选手参加了7个赛项的角逐。

    2025/6/10 17:12:41 14006
  • 中华文明的固本开新与开放包容

    中华文明可久、可大、可新,如同奔涌了五千多年的大河,虽然有时快,有时慢,甚至有时仿佛停滞,但总体上是不断吸纳百川,奔涌向前的。中华文明生命力源于固本开新的智慧与开放包容的胸怀——既坚守文化根基,又不断开拓创新;既坚守文化主体性,又在交流互鉴中汲取养分。

    2025/6/10 16:48:27 13296
  • 文物日历〔2025.6.2〕丨嵌宝石梅花金簪

    嵌宝石梅花金簪:明,1958年兰州市上西园明墓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簪头呈五瓣梅花形,花瓣镶红宝石,花芯内嵌自色珍珠1颗。

    2025/6/9 21:54:51 12197
  • 在敦煌,东西文明汇成海——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侧记

    三只兔子共享三个耳朵,首尾相连形成完美闭环。这个叫“三兔共耳”的图案不仅出现在1000多年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还被雕刻在阿富汗的金属盘、蒙古的铜币、埃及的陶器、德国的教堂钟表和英国的瓷砖画上。

    2025/6/9 21:25:00 14216
  • 绵延千年丝路文化!外宾点赞中华文明生命力

    5月29日至31日,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甘肃敦煌举行。对话会前后,与会嘉宾在丝路重镇敦煌、戈壁明珠嘉峪关等地参访,在古与今的共生中,感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开放包容、创新发展,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勃勃生机。

    2025/6/9 20:46:35 14489
  • 藏经洞发现125年 敦煌文物在数字世界“重聚”

    5月31日,“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https://cave17.e-dunhuang.com)在甘肃敦煌发布。这一平台集纳了国内外多家机构收藏的藏经洞文物数字资源,推进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在数字世界“重聚”。

    2025/6/9 20:12:45 13855
  • 文物日历〔2025.6.1〕丨青花人物纹碗

    青花人物纹碗:清,1999年兰州市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碗内画儿童戏逐图,外壁绘西厢记,底书“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

    2025/6/9 19:49:49 11944
  • 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出圈背后的文化创新

    近年来,花样百出的博物馆文创持续爆火“出圈”,文物“活”起来,走入现代生活,与年轻人“同频共振”,展现强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在这波“文博热”中,甘肃省博物馆曾凭借“绿马”等文创抢先出圈,并持续推出麻辣烫毛绒玩具等爆火产品,被网友称为“创意没有天花板”。

    2025/6/9 19:23:56 13434
  • 强基工程——“与人民同行”甘肃省文联“社区文艺大讲堂”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火热开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3周年、第12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来临之际,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积极响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号召,与兰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积极开展“社区文艺大讲堂”活动。

    2025/6/3 16:22:52 1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