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简”述廉洁 : 一封两千年前的司法实录

    此简册名为《建武四年三月甲渠候官万岁部秦恭失鼓爰书》,是万岁部上报候官之正式公文——即关于第一隧长秦恭当赔偿守御器官鼓事的爰书。所谓爰书,就是司法过程中产生的笔录文书。

    2024/12/17 19:02:53 31841
  • 甘肃“四普”进行时 | 探寻历史 守护文脉——会宁县稳步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在会宁的城乡大地,从饱经岁月沧桑的文化遗迹,到掩映历史深处的根脉传承,活跃着这样一支特殊的工作团队,存在这样一群默默奉献、不畏艰辛的文化守护者。他们手持记录本,肩扛测量仪,眼中闪烁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探索的热情——这就是会宁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员。

    2024/12/17 18:39:26 19232
  • 观中国最古老“桌游”,赏秦汉社交“顶流”

    类似于今日之桌游,在东周至秦汉时期,一种被称为“六博”的社交游戏曾在古代中国流行了近千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社交游戏,六博风潮不仅曾席卷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更衍生出了当今管理学名词“博弈”中的“博”字。

    2024/12/17 18:13:28 27719
  • 文新达 | 文艺评价是促进文艺繁荣的重要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文艺不仅要有体量的增长,更要创造质量的标杆”。文艺以审美的方式对社会生活进行写照,表达情感、认知和价值追求,给人以精神滋养、智慧启迪、审美享受。

    2024/12/17 17:54:42 7804
  • 敦煌壁画中的丝路商旅与文化交流

    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艺术,不仅是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展示。敦煌壁画中留下了许多关于古代丝绸之路上商旅活动的丰富画面,以及佛教文化传播交流的图景,这为我们直观地了解古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直接视觉图像。

    2024/12/17 17:19:25 21525
  • 如何为“仗剑走天涯”觅一把“宝剑”?汉代古人有“国标”

    “仗剑走天涯”是很多年轻武侠迷心向往之的诗与远方。而如何辨识一把剑的好坏与利弊?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中国古人即已探索和总结出一整套评判“国标”,并用“八分隶书”记载于汉简《相利善弊剑册》之上,部分辨识标准和方法甚至沿用至今。

    2024/12/16 20:03:06 8008
  • “简”述廉洁 | 行塞省——两千年前的走访调研活动

    此简1974年出土于甲渠候官第22号房址内,呈木简6枚,下部变形残断,长16—22厘米不等,宽1.2 厘米。内容为检查部、隧守御器具和吏卒烽火品约知识的记录。该简册的出土,为研究王莽时期居延边塞的守御器种类、兵器装备以及平时的检查制度提供了翔实具体的实物资料,有重要价值。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2024/12/16 19:48:00 9454
  • “河出昆仑”神话在昆仑文化建设中的驱动作用探微

    中国最古老的神话地理古籍《山海经》记述了昆仑山与黄河。昆仑山是华夏民族圣山和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宇宙中心,《穆天子传》《庄子》《列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诗经》《楚辞》《史记》《越绝书》等各类文献中多有记载,常常与“西方”“远方”“通天”“世界大山”“宇宙中柱”等概念联系在一起。

    2024/12/16 15:33:36 30029
  • 这个古建筑群“削平”山顶,和秦始皇有关

    从空中俯瞰,海拔1867米的四格子山的山顶被人为“削平”,形成面积约2.8万平方米的开阔平台,多座建筑基址围绕中心夯土台基对称分布,层级分明,秩序井然……这是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

    2024/12/16 19:26:22 22623
  • 《禹王书》:玉文化传承与创新

    12月11日晚,玉文化学者、一级作家冯玉雷为西北师范大学公选课《中国玉文化》班全体学生及部分研究生代表作了题为《玉文化小说<禹王书>创作谈》的学术报告,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会长、甘肃省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组组长、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范鹏教授进行学术评议,西北师范大学化工学院李岩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蒋世强教授参与讨论。

    2024/12/16 15:48:43 64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