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行走万里长城 ·甘肃 | 飞“阅”嘉峪关

    11月25日,“行走万里长城 见证中华文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宣传调研活动走进甘肃。跟着无人机,一起飞“阅”甘肃嘉峪关。

    2024/11/27 12:25:37 7899
  • 张宏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文学创作的根本

    中国作家协会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在“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成功举办之际,共同组织召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目的就是为了团结引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共商推动新时代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大计。

    2024/11/27 10:39:42 13187
  • 2024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敦煌召开

    11月23日,由敦煌研究院主办、《敦煌研究》编辑部承办的“2024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敦煌研究》的编委、专家学者、编辑出版界专家以及《敦煌研究》编辑部工作人员共3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2024/11/27 10:06:14 19401
  • 段文杰:敦煌九色鹿壁画的艺术特色

    《鹿王本生图》是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画的主要题材,创作于北魏。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同类题材中保存最为完整、最完美的连环画和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之一。关于壁画《九色鹿》的绘画技巧、画面形式、构图等内容,已有众多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出现。

    2024/11/27 9:20:47 62818
  • 敦煌文化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100多年前,由于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敦煌文献的流失,敦煌文化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敦煌文化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世界性的学问——敦煌学。经过100多年的研究,敦煌文化中蕴含的各方面的价值不断被挖掘出来。

    2024/11/26 17:09:01 12772
  • 夯实法治根基 赓续中华文脉

    11月8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公布,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从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开展《文物保护法》的修订研究工作,到2024年公布,十余年的修法工作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2024/11/26 16:05:00 9065
  • 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之四十七 | “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建设

    将壁画、雕像等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对文物保护、传承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当前,文物数据信息在存储、流转、交易等多个环节存在共享开放不够、安全保障不足、权属界定不清等问题。敦煌研究院在多年沉积敦煌石窟数字档案的基础上,建设“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在实现永久保存敦煌文物信息的同时,为世界范围内的敦煌学研究专家和敦煌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敦煌文化数字资源,探索出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科技应用和谐共生的路径。

    2024/11/26 15:36:28 19022
  • 甘肃敦煌:雪润大漠景如画

    受冷空气影响,11月23日,甘肃省敦煌市迎来入冬以来首场降雪,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雪景如画,美不胜收。

    2024/11/26 15:02:02 5364
  • 甘肃省青年曲艺家常乐、刘佰社、李倩、袁超参加中国非遗研培计划曲艺表演(诵说)专业培训班

    2024年11月1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曲艺表演(诵说)专业培训班在天津举办。

    2024/11/26 10:52:56 10911
  • 更好发挥文物的当代价值和作用

    11月8日,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公布。这是《文物保护法》自1982年实施以来的第二次全面修订,距离2002年首次修订已有22年。本次修订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推动文物有效利用的相关内容无疑是一大亮点。

    2024/11/25 21:38:08 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