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甘肃汉简:汉塞边关百科全书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用于书写文字的竹木材质载体的概称。在纸张普及之前,简牍记录下了泱泱华夏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甘肃不仅是近代以来最早发现汉简的地方,也是百年来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之一。
-
再读“马家窑”|马家窑,有多美?
5000多年前在那遥远的时光里人们用彩陶记录下对生命与自然的深情,先民的浪漫诉说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是其中最为澎湃迭起的一个篇章,曲线柔美,带着泥土芬芳,先民们的故事在一个个瓶身的流转中 徐徐展开。
-
帕丽达·哈比亚西亮相艺苑撷英——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展演
艺苑牡丹沃土开,曲坛英才展风采。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内联络部和中国曲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艺苑撷英——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曲艺人才展演”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拉开帷幕。
-
飞天一舞 余味悠长——甘肃省舞蹈作品《故园•1900》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
11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国舞蹈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终评在杭州举办。
-
甘肃省文联“时代风尚丨黄河将来会更美——说唱兰州”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曲艺专场慰问演出成功举办
11月1日、14日,2场紧扣黄河主题,弘扬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的曲艺专场慰问演出在武警甘肃总队机动支队和兰州市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彩上演,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文艺为载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老百姓感受黄河与家乡兰州的深情厚谊和新时代下的新发展。
-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
-
甘肃“四普”进行时 | 平凉市庄浪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成效显著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平凉市庄浪县按照省、市要求,制定了《庄浪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双组长、县直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县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了由13人组成的普查工作队,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定专人衔接协调工作,为文物普查提供配合和相关保障工作。
-
再读“马家窑”|马家窑,在哪里?
近日包含马家窑彩陶在内的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从意大利回归祖国,让马家窑彩陶这个被誉为“图画的‘史记’”再次聚焦世人眼光.100年前一位外国人来到了位于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首次发现了远古时期的马家窑彩陶。
-
海河情深 · 恩泽草原——吉祥甘南书画摄影展在天津开展
11月12日,海河情深 · 恩泽草原——吉祥甘南书画摄影展在天津市东丽区美术馆开展,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出席并宣布开展,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赵华,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正茂,甘南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杨东平等参加开展仪式。
-
敦煌壁画中的冬季雅趣
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层林尽染的秋日开始退出天地舞台,银装素裹的冬季正式登场。古人称冬季为三冬、九冬、玄冬、穷冬、北陆、岁馀等。在节气时令上,冬季由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与大寒六个节气组成。许多生动有趣的冬季文化习俗在敦煌壁画中得以再现,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人是如何在初冬的惬意时光中休养生息,慢享岁月的悠长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