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祁连山与河西走廊
祁连山是匈奴语,意思是“天子之山”,在绵延起伏的祁连山北麓,就是丝绸之路的黄金地带,连接起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河西走廊,这里曾经生活着古老的羌戎等民族。
-
甘肃省文联艺术走廊丨陈顺尧写生作品邀请展
陈顺尧1972年生于甘肃靖远,就职于白银市博物馆。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甘肃画院院聘画家、白银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
11月9日-11月10日甘肃简牍博物馆2024年志愿者进行面试
甘肃简牍博物馆2024年社会志愿者团队招募报名、整理审核工作已经结束。本次招募报名200余人,在此感谢各位老师的关注与支持,现将对通过审核人员进行面试工作,相关事宜进行通知。
-
文明遇鉴 | 东西方交流的“活化石”敦煌
敦煌文化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佛教文化于一身,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艺术形象美轮美奂。
-
保护修复让千年石窟瑰宝焕光彩
近年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等文物保护部门持续加大对麦积山石窟的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工作力度,针对石窟塑像和壁画存在倾斜、松动、裂缝、空鼓、起甲等病害,积极探索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传统文物修复技艺相结合的保护修复新途径,同时加强日常巡查监测和修缮维护。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甘肃民间工艺作品展览(网络展五)
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千百年来,甘肃人民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创造力,创作了无数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民间工艺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甘肃人民的历史和生活,更彰显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
强化科技支撑 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日前,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敦煌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在甘肃敦煌举办,与会专家学者聚焦“科技支撑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主题,展开广泛交流研讨,深入探讨科技创新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核心支撑与引领作用。
-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 · 敦煌》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近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音乐话剧《受到召唤 · 敦煌》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全体主创和演员亮相发布会,介绍创作心得和该剧亮点。
-
第四届甘肃小说八骏评选结果公示
第四届甘肃小说八骏评选工作业已结束。在纪检人员监督下,经过工作人员严肃认真的预评、硬件量化赋分、年龄及相关资讯核查,10位著名作家、学者对16名入围者进行终评,经中共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会审定,确定以下8名小说作家为第四届甘肃小说八骏。
-
2024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甘肃班圆满结业
11月1日下午,2024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甘肃班结业仪式在兰州大学举行。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龚佳佳,兰州大学副校长王为,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副馆长徐睿,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书记赵泽斌、院长黎春林,以及来自22个国家的25名青年汉学家出席结业仪式,仪式由黎春林主持。